兰溪倾盖杏风残,桂岭离裾菊露寒。
听子新诗过夜半,吹侬秋思入云端。
往吟平地千苍玉,还忆孤舟一钓竿。
四海如今习凿齿,大官莫作小官看。
兰溪倾盖杏风残,桂岭离裾菊露寒。
听子新诗过夜半,吹侬秋思入云端。
往吟平地千苍玉,还忆孤舟一钓竿。
四海如今习凿齿,大官莫作小官看。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送简寿玉主簿之官临桂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
"兰溪倾盖杏风残,桂岭离裾菊露寒。" 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面。兰溪中的杏花在风中摇曳,已经凋零,而桂岭上的菊花则沐浴在清晨的露水中,这些景物都透露出一种萧瑟、冷清的气氛。
"听子新诗过夜半,吹侬秋思入云端。"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新作诗歌的赞赏和共鸣。朋友的诗歌在深夜时分传唱,让诗人的秋天的思绪随之飘逸到云端。
"往吟平地千苍玉,还忆孤舟一钓竿。" 这两句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往吟”表明诗人曾在广阔的田野上吟唱诗歌,那里的景色如同千里不尽的苍玉;“还忆”则说明诗人依然记得那孤独的小舟和垂钓钓鱼的情景。
"四海如今习凿齿,大官莫作小官看。" 这两句是对朋友即将担任的新职位给予鼓励和期望。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朋友应当展现出不同于往日的小官风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理想。
古人谨庙萃,后世重墓藏。
埋骨冀裕后,其术传青囊。
富贵出葬穴,此说何渺茫。
含襚富珠玉,所见尤不长。
自从开辟来,天地几战场。
祸乱遭发掘,不免帝与王。
甚者有逆孙,暴其先世丧。
何由系彼颈,巨刃挥天扬。
一别九寒暑,乾坤事事新。
老身馀长物,故友尽穷人。
汩汩犹群盗,时时有战尘。
少陵诗眼在,试觅曲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