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从事亦贤劳,安得眠云独自高。
两席地栽青紫芥,一株树接碧红桃。
春风多可移花性,夜雨无声入土膏。
那办工夫到诗句,溪灯穿屋未编茅。
山中从事亦贤劳,安得眠云独自高。
两席地栽青紫芥,一株树接碧红桃。
春风多可移花性,夜雨无声入土膏。
那办工夫到诗句,溪灯穿屋未编茅。
这首宋诗《山中二首(其一)》是曹勋所作,描绘了山中隐居生活的场景。首句“山中从事亦贤劳”赞美了山居者的勤劳贤能,他们尽管身处山野,却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辛勤的劳动。接下来的两句“安得眠云独自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然自得、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希望能像白云一样自由自在。
诗人接着通过“两席地栽青紫芥,一株树接碧红桃”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象,青紫芥和碧红桃相映成趣,展现了山间的生机盎然。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寓含了诗人对和谐共生、色彩斑斓的理想世界追求。
“春风多可移花性,夜雨无声入土膏”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温暖和雨水的滋养,暗示了山居者顺应自然、静待丰收的农耕生活。诗人感叹自己没有闲暇去创作诗句,因为眼前还有溪灯穿透茅屋,照见生活的琐碎与忙碌。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诗意,体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欣赏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