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源路不迷,绝顶与云齐。
坐引群峰小,平看万木低。
双林春色上,正有子规啼。
寻源路不迷,绝顶与云齐。
坐引群峰小,平看万木低。
双林春色上,正有子规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峰,观赏自然景致的情景。"寻源路不迷"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探求和向往,并未在路径上迷失方向。"绝顶与云齐"则强调了山之高耸,直接天际,与云同辈。
"坐引群峰小"一句通过动作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即使是座落于山巅,也能以一种从容的态度将周围的群峰拉近,使其显得渺小。"平看万木低"则是这种高处不胜寒的心境转换,万木在眼前铺展开来,都变得低矮了。
接下来的"双林春色上"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天的气息在两座山林间洋溢。"正有子规啼"则是对这个时节最贴切的声音描述,子规,即杜鹃,啼鸣声是春日常见的声音。
整首诗通过动静结合、远近对比等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山水之情和超然的心境。
每携瘦竹身长隐,忽引文藤令颇严。
闻道将军如郤縠,不妨幕府有陶潜。
江当阔处水新涨,春到极头花倍添。
未有羽书吟自好,全提白下入诗奁。
援引亦未力,声名空复传。
终携太平策,还上蜀江船。
帆色挂晓月,橹音穿夕烟。
沧波不尽兴,收拾浣花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