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邓谏从制干》
《送邓谏从制干》全文
宋 / 叶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援引亦未力,声名空复传。

终携太平策,还上蜀江船。

帆色挂晓月,橹音穿夕烟。

沧波不尽兴,收拾浣花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dèngjiàncóngzhìgān
sòng / shì

yuányǐnwèishēngmíngkōngchuán

zhōngxiétàipíngháishàngshǔjiāngchuán

fānguàxiǎoyuèyīn穿chuānyān

cāngjìnxīngshōushíhuànhuābiān

翻译
虽然努力引用,名声却未能稳固留存。
最终带着治国良策,返回蜀江乘船离去。
拂晓时分,船帆映照着明月,晚烟中传来摇橹声。
面对无尽的江波,心中仍怀畅想,回到浣花溪畔居住。
注释
援引:引用别人的言论或著作。
力:力量,此处指影响力。
空复传:徒然流传。
太平策:治国平天下的策略。
蜀江船:四川的江边船只。
帆色:船帆的颜色。
晓月:早晨的月亮。
橹音:摇橹的声音。
夕烟:傍晚的炊烟。
沧波:苍茫的江面。
不尽兴:意犹未尽,心情舒畅。
浣花边:浣花溪畔,成都的著名景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适的《送邓谏从制干》。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惆怅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援引亦未力,声名空复传。"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友人的才华和贤能虽然早有所闻,但现在却感觉到了一种无力感,仿佛那些美好的名声都只是徒留在口头上,没有实际的施展。

"终携太平策,还上蜀江船。" 这两句则透露出朋友即将离去,将带着实现太平理想的策略回到蜀江之上,乘船而行。这不仅是对朋友未来的期许,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和平与安宁的深切向往。

"帆色挂晓月,橹音穿夕烟。"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朋友离别时的景象:帆船在晨曦中缓缓行进,橹声在黄昏的薄雾中回荡,营造出一种淡远和悠长的情感。

"沧波不尽兴,收拾浣花边。"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朋友离去时内心的复杂情绪。尽管沧浪(大江的波涛声)不能完全表达他内心的激动,但他仍然会在浣花(水边的花)的旁边收拾那份难以言说的兴致和惆怅。

整首诗不仅是对朋友离别的一种告别,也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抒情。叶适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力,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叶适

叶适
朝代:宋   字:正则   号:水心居士   籍贯: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猜你喜欢

寄琼阳学博苕陵从父

年来归计已成空,云树千山路转穷。

自拟朋簪联柱下,谁怜敌国寓舟中。

登楼漫起王生兴,挂剑难追季子风。

堪笑为郎留滞客,无缘飞奋出江东。

(0)

贺希周得子

今朝横棹溪南下,偶值三兄产玉儿。

欲识个儿到底处,五云呈色我来时。

(0)

闻笛同梁公实赋

空山孤馆夜悠悠,月底风飘笛韵流。

杨柳折来隋苑暮,梅花落处敬亭秋。

霜欺玉勒征夫泣,云遏朱楼别妇愁。

醉倚青萍听不尽,数声边雁度寒洲。

(0)

遇雨

戍角声悲已十年,客心闻战益凄然。

小溪积雨倾湓下,不为蛮方洗瘴烟。

(0)

登飞云顶

壁削云浮万丈梯,清都近夏尚凄凄。

沧溟日浴扶桑外,衡石花开建木西。

望入楼台知海蜃,坐闻风雨报天鸡。

安期倘有东来约,四百峰头遍可栖。

(0)

渡江至京口吴太守汝亨邀饮北固山上

涉江方戒旅,舟子待回潮。

飞盖劳明牧,行觞宴旧僚。

蒜山秋雨歇,瓜渚夕霜飘。

何限离人思,南征驿路遥。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