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瓦粲清晓,披衣挂北窗。
春先归楚国,谁独钓湘江。
瘴熟甘欺得,诗严合受降。
更怜风絮比,想见髻鬟双。
万瓦粲清晓,披衣挂北窗。
春先归楚国,谁独钓湘江。
瘴熟甘欺得,诗严合受降。
更怜风絮比,想见髻鬟双。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清晨,阳光照耀下瓦片闪烁的景象,诗人披衣而坐,北窗前欣赏着这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中提到春天似乎提前来到了楚地,让人联想到江南早春的生机与活力。然而,在这样的美好时节,诗人却想到了独自在湘江垂钓的人,或许是在感叹世事的孤独与寂寞。
“瘴熟甘欺得”一句,可能是指在南方湿润多雨的环境下,人们习惯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即使面对瘴气也能坦然接受。“诗严合受降”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认为诗歌应当像军事上的胜利一样,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和影响力。
最后,“更怜风絮比,想见髻鬟双”两句,将飘落的柳絮与女子的发髻相比较,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也蕴含了对女性美的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遗我双鱼,正去国兰成,吟罢愁赋。
梦掷江流,犹记绿波南浦。
凭仗旧日河阳,早郑重、万花深护。
恨杜鹃、不劝春住,云揽一天残絮。
绿杨生是灵和树。怨东风、玉关归误。
湘波纵远骚心近,春尽留芳杜。
梅熟乍暖乍寒,念万里、销魂羁旅。
盼片帆稳卸,西塞下,歌渔父。
此生无分擎天,好云何事红尘坠。
知还未果,向空垂尽,是何情思。
争道为霖,翻同作雾,这般濛闭。
佛穹青万里,无端隔断,果谁见,身起。
仗有老龙潜跃。把香林、四周笼缀。
金刚竖几,木义伸臂,自拚糜碎。
何等神通,比蜺蟠础,如犀分水。
要教涧底秦官,背地洒,泥犁泪。
涤笔银河,祗娇孙、婉娈能令公喜。
楼船倚晓,为貌朱霞天际。
东风嫁杏,恍先兆、上林妍使。
曾细把、儿女英雄,话向认春轩底。而今老彭谁比。
只真花不落,灵根还寄。
秾华梦醒,笑仿砚云传婿,留香岁晚,最心折、雁峰樵子。
凭借取、冰玉风流,证成画旨。
休说登高好。岁岁登高,祗是添愁料。霜风吹雁到。
依然是、异客异乡多少。
华顶即攀空,定四际、危烽来照。
剩黄花、孤撑晚节,伴人条啸。
还教路讯城南,别馆停云,强与宽秋抱。
龙山关合巧。旧游处、应念参军乌帽。
那有兴题糕,端不为、吾生潦倒。
问何时、宣华宴上,酒悲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