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朱刑部士南见寄》
《答朱刑部士南见寄》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清斋偃息灌园余,啭尽春禽又夏初。

对客不须妨蜡屐,占年常自检农书。

六经脚注吾焉敢,五岳行踪或可如。

宣室正须公等在,野人只合掩荒庐。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的《答朱刑部士南见寄》。诗中描绘了诗人清心寡欲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与学问的热爱。

首联“清斋偃息灌园余,啭尽春禽又夏初。”描述了诗人结束日常劳作后,清心静养,浇灌菜园的情景。春天的鸟儿鸣叫到夏天的开始,生动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

颔联“对客不须妨蜡屐,占年常自检农书。”表明诗人对待客人热情而随意,无需拘泥于礼节,同时他经常查阅农书,关注农业生产,体现了他对农业知识的重视和实践。

颈联“六经脚注吾焉敢,五岳行踪或可如。”表达了诗人谦逊的态度,不敢妄加注释经典,但愿意像游历五岳一样,广泛涉猎知识,追求学问的广度。

尾联“宣室正须公等在,野人只合掩荒庐。”则流露出诗人希望与同道中人共谋国家大事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甘于隐居,远离尘嚣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热爱自然、勤于学问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社会事务的关注和参与意愿。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更漏子·其一

槛花稀,池草遍,冷落吹笙庭院。

人去日,燕西飞,燕归人未归。

数书期,寻梦意,弹指一年春事。

新怅望,旧悲凉,不堪红日长。

(0)

金盏子

断魂凝睇。望故国迢迢,倦摇征辔。

恨满西风,有千里云山,万重烟水。

遥夜枕冷衾寒,数更筹无寐。

想伊家、应也背著孤灯,暗弹珠泪。屈指。

重算归期,知他是何时见去里。

翻思绣阁旧时,无一事,只管爱争闲气。

及至恁地单栖,却千般追悔。

从今后,彼此记取,厌厌况味。

(0)

武陵春

湖上风光寒食近,准拟醉花枝。不忍东风烂熳时。

红泪湿胭脂。情知今后游从少,鸾镜懒重窥。

金凤衔花旧绣衣。憔悴舞腰肢。

(0)

句·其二

烦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诗。

(0)

感兴

越山无黄叶,客子自悲秋。

朝来风雨恶,白浪翻山头。

归雁不敢度,何事此淹留。

少时笑古人,耻为关外侯。

老识古人意,首山复首丘。

(0)

谢程致道监丞以秋夜直舍二诗相视并简苏在廷少监

秋风虽云高,不到建章宫。

巨丽发妙思,翰墨争豪雄。

移子范舟兴,入此潘庐中。

诗成到谁手,茧面丝发翁。

岂不怜此老,气薾志亦穷。

聊以壮观之,行潦落长虹。

低头谩漠北,攘臂徒辽东。

自娱蓬蒿兴,敢傍圭璧丛。

清时难但已,有感如霜钟。

慎莫视苏子,是更得家风。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