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雨酸寒不作甘,晚晴更自落毵毵。
采山此际知多少,僵杀黄芦叶底庵。
冻雨酸寒不作甘,晚晴更自落毵毵。
采山此际知多少,僵杀黄芦叶底庵。
这首明代诗人朱浙的《甲辰岁大饥莆中民风八首(其五)》描绘了严冬时节的凄凉景象。"冻雨酸寒不作甘",形象地写出雨滴虽落下,但因天气极寒,雨滴本身并无丝毫暖意,反而带着刺骨的冷意,不能给人带来一丝甘甜。"晚晴更自落毵毵",晚来的晴天并未带来期待中的温暖,反而是细雨绵绵,更显凄清。
"采山此际知多少",这里的"采山"可能指的是采集山间的草木或食物以度日,但在饥荒的背景下,这句表达了人们在艰难时刻对食物的极度渴望和无奈。"僵杀黄芦叶底庵"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恶劣,黄芦叶下的小庵(可能是指简陋的居所)被冻得僵硬,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甚至可能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消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末甲辰年饥荒时期莆田地区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以及自然环境的严酷,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文藻王褒手,年华贾谊才。
秘书天禄阁,骢马绣衣台。
自许溟鲲化,终成市虎猜。
节旄频奉使,松菊早归来。
门雀无劳问,巴猿益可哀。
大江流浩荡,勾曲耸崔嵬。
秦岭重逢雪,扬州更咏梅。
性灵陶万象,魂梦绕三台。
鵩鸟悲斜日,昆池起劫灰。
平生山岳动,身后简编开。
骏骨千金价,天章五色裁。
长抛绿野地,高卧白云隈。
挂剑人终到,生刍首重回。
传家今有子,他日兆三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