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压无诸野,台芳半夕晖。
连天孤树远,沧海片鸿飞。
绀苑皆黄落,琳宫尽翠微。
回看南陌上,四牡正騑騑。
山压无诸野,台芳半夕晖。
连天孤树远,沧海片鸿飞。
绀苑皆黄落,琳宫尽翠微。
回看南陌上,四牡正騑騑。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暮秋登冶城平远台》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登高远眺的景象。首句“山压无诸野”展现了山峦重叠,仿佛将远方的田野都压在身下,展现出壮阔的自然景观。次句“台芳半夕晖”则点出诗人站在台上,欣赏着夕阳余晖洒满花草的美景。
“连天孤树远”进一步描绘了视野中的孤树,它孤独地矗立在天边,与广阔的天地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寂寥感。“沧海片鸿飞”则借海面上孤雁飞翔,寓言诗人内心的飘零之感,同时也增添了空间的辽阔和动态元素。
“绀苑皆黄落”描述了园林中落叶纷飞,一片金黄,显露出秋季的凋零之美。“琳宫尽翠微”则转向远方的宫殿,翠色渐淡,隐没在远处的山色之中,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
最后,“回看南陌上,四牡正騑騑”诗人回首望去,南边的小路上,骏马缓缓行进,蹄声悠扬,似乎在回应着诗人内心对归宿的思考,给全诗画上了一个宁静而略带淡淡哀愁的句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秋景色的变迁,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物景有先后,春工无旧新。
追欢成杳霭,寄咏苦逡巡。
湖水与濠接,岸亭将寺邻。
艳花簪舞髻,弱藻罥重缗。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蘋。
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
纵语曾忘倦,从游未觉频。
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
每想魂俱往,终知梦是因。
广骚常慕屈,感遇亦希陈。
借问摛词者,当时别乘人。
喜公移幕府,连赏二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