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扬州,留锡于此地。
宝塔凌高空,声光动万里。
利物应群机,如月分众水。
我来爇瓣香,一瞻一顶礼。从教人道自倒还自起。
出现在扬州,留锡于此地。
宝塔凌高空,声光动万里。
利物应群机,如月分众水。
我来爇瓣香,一瞻一顶礼。从教人道自倒还自起。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宁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扬州宝塔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出现在扬州,留锡于此地",描绘了宝塔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宝塔凌高空,声光动万里",形象地刻画了宝塔的高耸入云和影响力,仿佛其声光能传播到远方;"利物应群机,如月分众水",运用比喻,说明宝塔如同明月照耀,服务于大众,解决人们的需求;"我来爇瓣香,一瞻一顶礼",诗人亲自前来敬拜,表达虔诚之心;最后"从教人道自倒还自起",寓意塔的精神力量能激发人们自我觉醒和提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理,借塔的壮观景象和深远影响,寄寓了佛法的智慧与人间的关怀,体现了佛教徒对信仰的坚定和对社会的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