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攀鳞未易逢,风云窈窕忽相从。
应知客卧原非梦,江左人传有卧龙。
草莽攀鳞未易逢,风云窈窕忽相从。
应知客卧原非梦,江左人传有卧龙。
这首诗《夜梦为龙虎(其一)》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梦境中的奇遇,通过“草莽攀鳞未易逢,风云窈窕忽相从”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梦中与龙虎相遇的情景,暗示着梦中所见并非寻常之事,而是有着非凡的意义。接下来的“应知客卧原非梦”,则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思考,暗示梦中的经历并非虚幻,而可能蕴含着某种真实的信息或预兆。“江左人传有卧龙”,借用历史典故,进一步强化了梦境中的神秘色彩,暗指梦中的龙可能象征着潜在的才智或不凡的人物。
整首诗以梦境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梦境的独特理解,也反映了其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沉思考。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以及对自身角色在广阔历史长河中的定位与反思。
东书西向溯波行,霜冷风凄定几程。
客枕夜长熊入梦,故园春到燕来迎。
丈人山上芝堪友,西子湖边柳结情。
回首尧天乡月皎,对床那不忆难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