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塞二首·其二》
《出塞二首·其二》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乾。

(0)
注释
骝马:指毛色赤红的良马。
新跨:刚更换上。
白玉鞍:用白玉装饰的马鞍,象征贵重和华丽。
战罢:战斗结束后。
沙场:战场。
月色寒:形容战后月夜的寂静与凄冷。
城头:城墙之巅。
铁鼓:战鼓,用铁制成,声音洪亮。
声犹震:鼓声仍然回荡。
匣里:刀鞘之中。
金刀:珍贵的宝刀。
血未乾:刀上的血迹还未干,暗示战斗的激烈。
翻译
骏马刚刚换上了白玉装饰的马鞍,
战斗结束后,战场上月光寒冷而明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结束后的萧瑟图景,通过对比和细节的刻画,展现了战场上的凄凉与严峻。首句“骝马新跨白玉鞍”以华丽的装饰来突出马匹的高贵与精良,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开始或刚结束的战斗。“战罢沙场月色寒”则带出了战争后的寂寥和冷清,通过“沙场”一词,我们可以想象到战事发生在遥远的边塞之地,而“月色寒”则给人一种时间上的延伸感,仿佛战争虽然结束,但那份凄凉与孤独仍然伴随着夜晚的降临。

第三句“城头铁鼓声犹震”透露出战后的紧张气氛尚未完全消散,“铁鼓”在这里象征着警报和战斗的紧迫感,而“犹震”则表达了声音虽然渐去,但在人们心中留下的震撼仍然存在。最后一句“匣里金刀血未乾”展示了一把沾满鲜血的金刀尚未擦干,存放在匣中。这不仅是对战争残酷的一种描绘,也暗示着战斗的惨烈和生死的紧迫。

整首诗通过对战后场景的刻画,以及对物象细节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以及对战争的反思。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石榴花·其一

英英石榴花,不火而自晰。

凡今之人兮,谁不附炎热。

百鬼瞰高明,丹朱易倾跌。

(0)

信步

榻上残书已倦摊,幅巾藜杖出柴关。

卜居宿鹭眠牛处,觅句残芦败苇间。

心逐閒云横碧落,眼随飞鸟度青山。

忽然信步苔矶上,又得渔翁作伴还。

(0)

蝶恋花·其一为钱守寿

梅子著花当献寿。得得天工,有意还知否。

教在岁寒霜雪后。长年不羡松筠茂。

莫厌杯深歌舞奏。约略丝纶,正是来时候。

富贵明年公自有。天香宫烛黄封酒。

(0)

夜行船·其四怀越中

万柄荷花红绕路。锦连空、望无层数。

照水旌旗,临风鼓吹,行遍月桥烟渡。

堪笑年华今已暮。身西上、梦魂东去。

一曲亭边,五云门外,犹记最花多处。

(0)

次正臣韵

黄牛偶际半槽水,忻然解缆离江涘。

旧闻峡山最多奇,非涉风波难说似。

千金莫买丹青临,今日真行图画里。

魂惊险怪千万状,眼洗清奇数千里。

戏石鹿儿玩铙鼓,缘木王孙卖弓矢。

鹭鸶久立应有待,鸬鹚深没殊无底。

大淖瀑濆续续生,怒涛惊浪层层起。

好风转旂捷有神,长年捩柂翻堪倚。

渔人生长谩不知,叶舟来去纷可喜。

惟愁三峡总黄浊,安得一瓢独清泚。

甘泉剩贮虾蟆碚,时瀹玉尘香漱齿。

(0)

春雪

勾芒新政让玄冥,一雪填门讶许平。

不夜乾坤月留照,无尘世界玉装成。

如何辨认梅花发,只得誇张柳絮轻。

数片檐前休扫去,且留窗下快书生。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