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道萦孤嶂,潼函未足多。
马肥秋出猎,士饱夜闻歌。
杀气浮朱戟,寒光晃玉珂。
先声闻漠北,塞骑自投戈。
鸟道萦孤嶂,潼函未足多。
马肥秋出猎,士饱夜闻歌。
杀气浮朱戟,寒光晃玉珂。
先声闻漠北,塞骑自投戈。
这首诗描绘了边关的壮阔景象与军事活动的紧张氛围。首句“鸟道萦孤嶂”,以“鸟道”喻指险峻的山路,环绕着孤独的山峰,营造出一种险要的地理环境。接着“潼函未足多”,通过对比,暗示此处的险峻远超一般,引人入胜。
“马肥秋出猎,士饱夜闻歌”两句,生动展现了边关军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马匹在秋日里健壮,士兵们在夜晚饱餐后传来歌声,既有生活气息,又透露出军队的纪律严明和士气高昂。
“杀气浮朱戟,寒光晃玉珂”则将笔触转向战场,朱红的戟上似乎弥漫着杀气,玉珂在寒光中闪烁,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同时也体现了武器的精美与战士的英勇。
最后,“先声闻漠北,塞骑自投戈”两句,点明了此地的军事威望远播,以至于敌军听到消息后便自行放下武器,显示出边关之地的威慑力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边关的壮丽景色、军民的生活状态以及军事的紧张氛围,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深意,是明代边塞诗中的佳作。
蛆蚁开新盎,鸡豚落社锅。
草衰秋水净,木脱暮山多。
颢气时应爽,骄阳老更苛。
依然霖雨在,暑酷要消磨。
碧玉烟塘,绛罗艳卉,朱清炎驭升旸。
正应运、真人诞节,宝绪灵光。
海宇均颁湛露,环佩拱、北极称觞。
欢声浃,三十六宫,齐奉披香。芬芳。
宝薰如霭,仙仗捧椒扉,秀绕嫔嫱。
上万寿、双鬟妙舞,一部丝簧。
花满蓬莱殿里,光照坐、尊俎生凉。
南山祝,常对化日舒长。
六龙灭景兮疾如驰,结邻曭㬒兮沉海涯。
飞霜烈烈以袭物兮,其容惨慄。
阴风凛凛而薄人兮,其声凄悲。
祥鸾伏窜兮,鸱枭号呼。
哲人永叹以哀吟兮,贪夫适其觊觎。
彼庭燎之不吾遭兮,良卷怀而郁纡。
劳歌三发兮,晨鸡未旦。
使我耿耿以戚忧兮,独展转而向隅。
仆昔困犯难,戎陆日所虞。
何能守一经,且话雄千夫。
识公好兄弟,宛同周司徒。
爽彻绝俗姿,秀发连璧躯。
骎骎驾文圃,吐论清而腴。
伊流如学源,一洗众病肤。
韶音沿沂说,举世必所无。
公家徐起之,力因拯其模。
诸儒步武役,反若辕下驹。
方知钜鹿功,列国宜凫趋。
念兹风尘际,再得如玄珠。
流光澈太清,欲飞月下乌。
酿为五字句,妙语兼良图。
愧此溢美多,通甚非康衢。
新凉到棐几,翠竹环茅庐。
更当对论文,莫问金仆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