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为少傅,品高俸不薄。
乘轩已多惭,况是一病鹤。
又及悬车岁,筋力转衰弱。
岂以贫是忧,尚为名所缚。
今春始病免,缨组初摆落。
蜩甲有何知,云心无所著。
囷中残旧谷,可备岁饥恶。
园中多新蔬,未至食藜藿。
不求安师卜,不问陈生药。
但对丘中琴,时开池上酌。
信风舟不系,掉尾鱼方乐。
亲友不我知,而忧我寂寞。
七年为少傅,品高俸不薄。
乘轩已多惭,况是一病鹤。
又及悬车岁,筋力转衰弱。
岂以贫是忧,尚为名所缚。
今春始病免,缨组初摆落。
蜩甲有何知,云心无所著。
囷中残旧谷,可备岁饥恶。
园中多新蔬,未至食藜藿。
不求安师卜,不问陈生药。
但对丘中琴,时开池上酌。
信风舟不系,掉尾鱼方乐。
亲友不我知,而忧我寂寞。
[
]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流露出诗人的淡泊名利和超脱世俗的心态。
“七年为少傅,品高俸不薄。”开篇便设定了诗人的官职身份,他曾担任过较高的官职,但现在已经淡漠于此,不再追求权力和地位。
接下来的几句:“乘轩已多惭,况是一病鹤。又及悬车岁,筋力转衰弱。”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体弱的感慨,以及对于官场生活的不适应和失望。他虽然身处高位,但身体状况却日渐衰败。
“岂以贫是忧,尚为名所缚。 今春始病免,缨组初摆落。”诗人并非因贫穷而忧虑,而是因为仍然被名利束缚。现在春天他的病刚好,官服上的饰物也才开始放下。
“蜩甲有何知,云心无所著。”这里的“蜩甲”比喻诗人自己,对于世俗的功名利禄已经看破,不再挂念。
“囷中残旧谷,可备岁饥恶。园中多新蔬,未至食藜藿。”诗人在物质上自给自足,有存粮可供年饿之需,园中也有新鲜的蔬菜,不必吃野菜。
“不求安师卜,不问陈生药。”表明他对于健康已采取了自然的态度,不再过分追求医药。
“但对丘中琴,时开池上酌。”诗人宁愿在丘园中弹琴,或是在池塘边偶尔品酒,享受简单的生活乐趣。
“信风舟不系,掉尾鱼方乐。”这句比喻诗人的心态如同不系之舟,如游鱼一般自得其乐。
最后,“亲友不我知,而忧我寂寞。”表达了诗人对亲朋好友不理解自己的淡泊志趣而感到的孤独和忧虑。
整首诗体现了白居易超脱功名,追求自然生活态度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