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振孤响,十里听秋声。
叶落青天色,风多古陌情。
行行山口近,磊磊石头鸣。
一漱寒溪水,肝脾冷欲轻。
空山振孤响,十里听秋声。
叶落青天色,风多古陌情。
行行山口近,磊磊石头鸣。
一漱寒溪水,肝脾冷欲轻。
这首《石涧》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邦畿所作,描绘了深山中石涧的独特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句“空山振孤响”,开篇即以“空山”二字营造出一种静谧深远的氛围,紧接着“振孤响”三字,生动地描绘了在空旷的山间,某处传来的一声孤独而悠长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回音,又或是某种未知生物的呼唤,引人遐想。
“十里听秋声”一句,将读者的视线拉远,想象着在这广阔的山林之中,随着脚步的延伸,每走十里便能听到不同的秋日之声,或许是风吹过落叶的沙沙声,或许是远处动物的低吟,亦或是溪流潺潺的水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秋日山林图景。
接下来,“叶落青天色,风多古陌情”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情感的交融。叶落不仅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界的生生不息。青天之下,落叶飘零,与之相伴的是多风的古道,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行行山口近,磊磊石头鸣”则将视角转向了行进中的旅程。随着脚步的深入,山口渐近,而沿途的石头在风的吹拂下发出阵阵声响,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意着旅途中的各种声音与体验,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最后,“一漱寒溪水,肝脾冷欲轻”两句,以寒溪水的漱洗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在经历了自然界的种种感受之后,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洗涤,仿佛连肝脏和脾脏都因这份宁静而感到轻松,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解脱与自由。
整体而言,《石涧》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寂莫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魇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金鹤飞来尺素通,新诗字字挟光风。
三年湖海关心处,都在先生句子中。
四时变迁翻覆手,百卉于人亦何有?
骚客颠诗亦狂酒,强惜黄花爱重九。
少年习气似陶公,采采金英满衣袖。
携壶木末最关情,欹帽风前几搔首。
馋吻偏怜粽栗香,新衣不管囊萸臭。
贪将节物趁遨头,肯向宾筵称病叟。
如今衰飒悟空华,现在去来飞电走。
登临旧迹如梦断,觞咏故人多骨朽。
百年长短随隙驹,万化陈新直篘狗。
不堪把玩堪一笑,安用岁时歌拊缶。
家人亦复探新篘,插花洗醆为翁寿。
蒲团困坐眼慵开,莫把故情看老丑。
挽须儿女太痴生,更问今年有诗否。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
就中吴侬仍有余;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