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散玄真吏少霞,樵青日日为煎茶。
莫因闽粤皋芦叶,却厌神仙掌上芽。
竹户胜棋非我事,菊潭试水是君家。
不须更酹蘋洲冢,世以诗鸣句自嘉。
萧散玄真吏少霞,樵青日日为煎茶。
莫因闽粤皋芦叶,却厌神仙掌上芽。
竹户胜棋非我事,菊潭试水是君家。
不须更酹蘋洲冢,世以诗鸣句自嘉。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而雅致的画面,体现了诗人与侄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诗歌艺术的共同热爱。首句“萧散玄真吏少霞”以“萧散”形容心境,暗示了诗人与侄子的超然物外,仿佛远离尘世的纷扰,如道家人物玄真子般逍遥自在。"玄真吏少霞"暗指他们过着简朴的生活,每日以采来的茶叶烹煮,享受清茶带来的宁静。
次句“樵青日日为煎茶”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田园生活的日常,"樵青"即砍柴的人,这里代指侄子,他乐此不疲地为诗人烹茶,体现了亲情的温馨和侄子的孝顺。诗人提醒侄子不要因为身处福建、广东等地,只能得到普通的茶叶(皋芦叶),就嫌弃它,暗示他对侄子的才华和品性的赞赏。
第三句“竹户胜棋非我事,菊潭试水是君家”转而描述他们的生活情趣,诗人表示自己更喜欢在竹林中下棋,而不是沉溺于世俗的胜负,而侄子则适合在自家的菊潭边品味生活,这既是对侄子个性的赞美,也是对他们生活方式的认同。
最后一句“不须更酹蘋洲冢,世以诗鸣句自嘉”,诗人劝慰侄子不必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只要以诗为乐,自我欣赏就好,表达了对侄子诗歌才华的肯定和鼓励。
整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展现了诗人与侄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诗歌艺术的共同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