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尘漠漠暗征衣,杨柳青青折渐稀。
试问玉门关外路,几人西去几人归。
黄尘漠漠暗征衣,杨柳青青折渐稀。
试问玉门关外路,几人西去几人归。
这首《送人出塞》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边塞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黄尘漠漠暗征衣”,以“黄尘”和“漠漠”描绘出边塞特有的荒凉景象,同时“暗征衣”暗示着友人即将踏上征途,远离温暖与安宁,预示着旅途的艰辛与孤独。这一句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恶劣,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关切与不舍。
次句“杨柳青青折渐稀”,运用了典型的送别意象——杨柳,古人常以杨柳象征离别,因为“柳”谐音“留”,表达了希望友人能留下、不愿分别的情感。然而,“折渐稀”则暗示着离别的现实,随着杨柳枝条的逐渐减少,友人离别在即,情感更加浓烈。
后两句“试问玉门关外路,几人西去几人归”,将送别的情景推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诗人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此行未知命运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边塞之地的险恶与遥远。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还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旅途、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送人出塞》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边塞生活的复杂情感。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是明代送别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