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头屿木盘木船泥碗歌》
《红头屿木盘木船泥碗歌》全文
清 / 梁成楠   形式: 古风

木盘三尺谁所斲,其制不雕复不琢。

老髯好事作盘铭,铭字中央周四角。

刳木为舟长尺咫,黑白二文皆两已。

土簋土型分始见,混沌胚胎拙无比。

老髯摩挲向予语,南溟之南番所处。

火烧屿与红头屿,有如东西列两序。

火烧屿有汉人至,舶来或载漳泉器。

红屿诸夷但闭关,汉人不入昆明地。

葡萄酒,淡芭菰。大瀛人,以为娱,口腹同嗜彼独无。

干戈揖让何多事,结绳制字胡为乎。

寄译象鞮皆不用,指天扪腹声呜呜。

我闻有虞制器始用漆,日本漆师称第一。

舟楫之用济不通,火轮奇妙逾神工。

汝定哥窑纷制作,洋瓷缕采黄金错。

金车玉辂本椎轮,茹毛得饱思猩唇。

玉杯象箸莫太息,却怪先为火化人。

髯乎莫笑红屿器朴拙,太朴不完生诡谲。

弧矢收威震炮车,九州四海皆流血。

何如民物尚得古人意,规矩高曾良不啻。

反本复始当有时,愿君宝此勿轻弃。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梁成楠创作,名为《红头屿木盘木船泥碗歌》,通过描述红头屿上的木盘和木船,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与历史,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独特见解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诗中首先描绘了木盘的制作工艺,强调其朴素自然,未经过雕琢装饰,体现了原始的美感。接着,诗人通过“老髯”这一形象,引入了红头屿的故事,讲述了该地与南溟(南海)的联系,以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隔阂。通过对比红头屿与其他地方的器物,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明多样性的欣赏,并对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提出了反思。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探讨了文明进步与传统价值之间的关系,提出“反本复始”的理念,即在追求现代文明的同时,不应忘记和忽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最后,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并传承这些古老的智慧和技艺,避免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失去与根源的联系。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科技与人性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呼吁。

作者介绍

梁成楠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望梅花.寿师道真人

何处仙家方丈。浑连水、隔他尘坱。

放鹤天宽,看云窗小,万幅丹青图障。凭高望。

笑掣金鳌,人道是、蓬莱顶上。时问葛陂龙杖。

更准备、雪中鹤氅。

修月吴刚,收书东老,消得百壶春酿。无尽藏。

莫傲清闲,怕诏起、山中宰相。

(0)

蕙兰芳引.秋思

星转晓天,戍楼听、单于吹彻。

拥翠被香残,霜杵尚喧落月。

楚江梦断,但帐底、暗流清血。

看臂销金钏,一寸眉交千结。

雨阻银屏,风传锦字,怎生休歇。

未应轻散,磨宝簪将折。玉京缥缈,雁鱼耗绝。

愁未休、窗外又敲黄叶。

(0)

母弃子同刘茂才赋

母弃子,子幼情可怜。子长母还去,为子宜思愆。

龙争虎斗事翻覆,宝玦王孙捐骨肉。

十年母子安茅屋,菽水真情无不足。

奈何一朝辞故帏,子也恸哭牵母衣。

母今弃儿不敢怨,父在深恩母当念。

母如不闻竟不留,黄昏门掩青灯愁。

负米归来饮残泣,他家儿女何绸缪。

噫嘘嚱,迩来万事足悲咤,负德辜恩满天下。

丈夫尽为温饱谋,妇人何得毋重嫁。

(0)

鹧鸪天.玉泉观鱼

潋滟晴光动碧虚。一方清镜照诗臞。

□□玉麈三三法,水漾金鳞六六鱼。

红舍利,白芙蕖。尽教妆点老僧居。

夜深飞过西湖去,夺取小龙明月珠。

(0)

风入松

好风吹皱玉龙鳞。飞雪点吟身。

南明古色供诗眼,缆扁舟、鸥鹭相亲。

邂逅希颜公子,留连访戴山人。环中天地一壶春。

深锁碧窗云。步虚声度迎仙引,小屏空、唤醒梅魂。

且向花边听雨,不知松外敲门。

(0)

太常引.黄山西楼

黄岩秋色雨频频。楼上着闲身。凉意逼羊裙。

更添得、砧声耳根。

寒香吹桂,暗苞绽橘,红日晓窗温。客至莫论文。

只坐守、方山看云。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