潋滟晴光动碧虚。一方清镜照诗臞。
□□玉麈三三法,水漾金鳞六六鱼。
红舍利,白芙蕖。尽教妆点老僧居。
夜深飞过西湖去,夺取小龙明月珠。
潋滟晴光动碧虚。一方清镜照诗臞。
□□玉麈三三法,水漾金鳞六六鱼。
红舍利,白芙蕖。尽教妆点老僧居。
夜深飞过西湖去,夺取小龙明月珠。
这首元代张可久的《鹧鸪天·玉泉观鱼》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西湖夏日景象。首句“潋滟晴光动碧虚”以明媚的阳光映照在清澈的湖面上,营造出波光粼粼的动态画面。次句“一方清镜照诗臞”将湖面比喻为一面镜子,诗人以“诗臞”自比,暗示其清瘦的文人形象与湖水相映成趣。
接下来,“□□玉麈三三法,水漾金鳞六六鱼”中的“玉麈”可能是形容玉制的拂尘,而“三三法”和“六六鱼”则可能象征着道教的某种神秘数字或法术,与鱼儿在水中悠游的场景相结合,增添了神秘和禅意。红舍利和白芙蕖分别指红色的莲花和白色的荷花,它们装点着老僧的居所,增添了宁静与自然之美。
尾联“夜深飞过西湖去,夺取小龙明月珠”以富有想象力的手法,写夜晚湖面上的鱼儿仿佛化身为小龙,取走了象征月亮的明珠,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留恋和对自然神奇力量的赞叹。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与活力,以及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连月不一雨,一雨便连月。
浲水没田庐,郊原尽鱼鳖。
干戈苦相寻,徵求贫彻骨。
万口日嗷嗷,鲋鱼藏涸辙。
西江千里遥,斗水安能活。
吁嗟行路人,相盻如胡越。
时事转多艰,念之中肠热。
天高视听卑,耳目何辽绝。
谁为万言书,绘图上天阙。
世运苟太平,甘齧山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