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闲居书事》
《闲居书事》全文
唐 / 杜荀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竹门茅屋带村居,数亩生涯自有馀。

鬓白祗应秋鍊句,眼昏多为夜抄书。

雁惊风浦渔灯动,猿叫霜林橡实疏。

待得功成即西去,时清不问命何如。

(0)
注释
竹门:用竹子制作的门。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小屋。
村居:村庄中的住所。
馀:剩余,充足。
鬓白:两鬓斑白,指年老。
秋鍊句:秋天炼字,形容专心创作。
眼昏:视力模糊。
夜抄书:夜晚读书。
雁惊:大雁因风而惊飞。
风浦:江边的风口。
渔灯:捕鱼时使用的灯火。
猿叫:猿猴的叫声。
霜林:覆盖着霜的树林。
橡实:橡树的果实。
功成:事业或学问有所成就。
西去:向西归隐。
时清:世道清明。
命何如:命运如何。
翻译
竹编的门和茅草屋坐落在村庄附近,几亩田地的生活自给自足绰绰有余。
满头白发只因秋天沉迷于写诗,视力模糊多是因为夜晚研读书籍。
大雁受风惊扰,江边渔火摇曳,深山猿猴叫声穿透霜林,橡子稀疏可见。
等到功成名就,我便向西归隐,世道清明,不再关心命运如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田园生活和内心情感。开篇“竹门茅屋带村居,数亩生涯自有馀”写出了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他住在竹围成门、茅草覆盖的小屋中,与村落相连,有着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简单生活。

“鬓白祗应秋鍊句,眼昏多为夜抄书”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老年的感慨。头发已经变白,与秋风相呼应,诗人的视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但他依然坚持在夜晚抄写书籍,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出其坚韧不拔的意志。

“雁惊风浦渔灯动,猿叫霜林橡实疏”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秋天的野鸭惊起于风中的水塘,渔火摇曳;而在寒冷的森林中,猿啼声响,橡树上的果实稀疏。这两句生动地捕捉了秋末至冬初自然界的景象,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最后,“待得功成即西去,时清不问命何如”表达了诗人的超脱态度。他等待着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达到一定的成就后,就会放下一切前往西方,即使是在生命结束之时,他也不问身后的名声如何。这充分体现了古代士人对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以及面对死亡时的平静与从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日常生活、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   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生辰:846~904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猜你喜欢

试问阶前菊五首·其二

试问阶前菊,何能独傲霜。

不随春竞秀,直到晚腾芳。

采采衣襟润,盈盈金玉相。

病来长废酒,对尔兴难忘。

(0)

题鉴湖图

昔闻镜湖美,今向画图看。

百里晴空映,千峰秀色攒。

荷花明月晓,鸥鸟白云寒。

投老寻狂客,扁舟兴未阑。

(0)

拟游仙

野水际平芜,汀洲渺芳杜。

惊湍激颓波,日夜自东注。

巨鳌戴三山,方诸隔烟雾。

仙人白玉楼,紫房映朱户。

晏景餐太霞,遨游入霄路。

弱水三万里,可望不可渡。

吁嗟尘土踪,扰扰空驰慕。

(0)

种竹月馀稍觉憔悴恐有不安意用前韵慰之·其六

扬州骑鹤理难齐,雨后来看两屐泥。

相慰固惭无别物,新诗千首为君题。

(0)

题看山楼

忆别林泉惜未还,故人邀坐小楼间。

抗尘走俗愁无那,一见青山亦解颜。

(0)

题画·其三

碧落云开灏气清,满山秋籁晚凉生。

趣多翻笑诗难稳,不觉吟哦到月明。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