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黯初春雨,迢迢薄暮天。
客行临断岸,招手隔江船。
旷野渺无际,孤村近有烟。
欲投高士宅,须更过前田。
黯黯初春雨,迢迢薄暮天。
客行临断岸,招手隔江船。
旷野渺无际,孤村近有烟。
欲投高士宅,须更过前田。
这首《客行》描绘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春日游子旅途中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首联“黯黯初春雨,迢迢薄暮天”,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初春时节,细雨蒙蒙,天色渐晚,远处的景物显得模糊而遥远,这样的景象仿佛是游子心中那份难以言说的孤独与迷茫的写照。
颔联“客行临断岸,招手隔江船”,进一步刻画了游子的形象。他独自一人,站在岸边,望着对岸的船只,伸手招唤,却只能隔着江水,表达着对远方的渴望和对家的思念。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期盼。
颈联“旷野渺无际,孤村近有烟”,转而描绘广阔的田野与不远处升起的炊烟。旷野的辽阔与孤村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寂寞,也暗示了前方可能有的希望与慰藉。
尾联“欲投高士宅,须更过前田”,表达了游子内心深处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在经历了长途跋涉之后,他渴望找到一处宁静之地,与高士为邻,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归宿。这不仅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追求,也是对精神寄托的一种渴望。
整体而言,《客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对家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而深沉,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我爱青山好,衡山镇南极。
连峰叠翠西池西,五峰新亭面相直。
乔岳峥嵘天地中,飘零身寄衡山侧。
衡山之峰七十二,奔走芙蓉尽供职。
紫盖峰头走日东,不朝芙蓉理莫测。
芙蓉峰巅栖白鹤,今人不见双飞翼。
应是赤霄随凤游,远向青田谋雁食。
逍遥九皋鸣闻天,奇踪只许群仙识。
平生苦无适俗韵,置身大禹巡方域。
云舒烟卷试怀抱,月下风前得消息。
四时有酒兼有花,百年无丧亦无得。
尽教人作画图传,杖藜见我看山色。
一官如许冷,况复是清贫。
槐市风何古,兰亭本却真。
春行蓬岛外,月满鉴湖滨。
想得同吟者,携诗举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