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三春别,孤帆千里愁。
君今游帝里,谁与共仙舟。
夜雨连瓜步,春潮满石头。
长干管弦地,走马莫淹留。
两地三春别,孤帆千里愁。
君今游帝里,谁与共仙舟。
夜雨连瓜步,春潮满石头。
长干管弦地,走马莫淹留。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所作的《送吴郎游金陵》。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吴郎前往金陵(今南京)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联“两地三春别,孤帆千里愁”开篇即点明了离别的主题。两地相隔,春光易逝,友人乘着孤零零的帆船远行千里,诗人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忧愁。这两句通过时空的距离和航行的孤独,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别离氛围。
颔联“君今游帝里,谁与共仙舟”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此行的担忧。友人前往繁华的京城(帝里),在那里的仙舟(比喻豪华的船只)上,将会有谁与他相伴?这句不仅体现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切,也流露出对友人独自面对陌生环境的忧虑。
颈联“夜雨连瓜步,春潮满石头”描绘了友人出发时的景象。夜雨绵绵,连绵不绝,仿佛连着渡口瓜步;春潮汹涌,涨满江面,石头都似乎被淹没。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气氛,同时也暗示了友人旅途的艰难。
尾联“长干管弦地,走马莫淹留”则是对友人的劝勉。长干是金陵的一个繁华之地,那里歌舞升平,但诗人却告诫友人,不要在此停留太久,应尽快前行。这一句既是对友人旅途的关心,也蕴含了对友人追求理想、勇往直前的鼓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书帙蠹鱼乾,炉香眠鸭困。
佳人来无期,诗句且排闷。
遥知乌衣游,棋局具肴酝。
争道嘲不恭,鏖兵劳得俊。
颇寻文献盟,不落市井吝。
四月明朱夏,南风解人愠。
风前怀二陆,家法窥抗逊。
身有三尺桐,爨下得馀烬。
端可张洞庭,寥阔世未信。
为我谢孔君,举酒取快尽。
世故安足存,青天飞鸟印。
即邪是正,即药是病。乞水指井,乞饭与甑。
杀人如麻,出邪命定。而得正命,尸罗清净。
而八万四千清净,是谓毗卢遮那正法眼藏。
以平等印封之,以僧伽梨蒙之。
无心者来,弹指门开。圣凡不尽,金锁生苔。
丹青回互,南北呈露。影落千江,谁知月处。
暖律温风何处饶,莫言先上绿杨条。
梢头红糁杏花发,瓮面浮蛆酒齐销。
吏事困人如缚虎,君诗入手似闻韶。
直须扶病营春事,老味难将少壮调。
黠虏乘秋屡合围,上书公独请偏师。
庭中子弟芝兰秀,塞上威名草木知。
千里折冲深寄此,三衙虚席看除谁。
与公相见清班在,仁祖重来筑旧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