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雅佩美人魂,韵致天然谢俗喧。
清露滴来微有息,好风吟去了无痕。
与居善室浑双美,独占王香第一尊。
相赏弹琴心并素,知音此外为谁言。
幽人雅佩美人魂,韵致天然谢俗喧。
清露滴来微有息,好风吟去了无痕。
与居善室浑双美,独占王香第一尊。
相赏弹琴心并素,知音此外为谁言。
这首诗以兰花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兰花高洁脱俗的气质和独特的魅力。诗人以“幽人”自比,将自己比作深居简出、追求内心纯净之美的隐士,与兰花的自然天成、远离尘嚣的特性相呼应。兰花在清露的滋润下显得生机勃勃,而微风吹过,其清幽的香气却了无痕迹,这不仅描绘了兰花的生长环境和香气特点,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的超然境界。
“与居善室浑双美”,意味着诗人与兰花共同构成了和谐美好的画面,兰花的美与诗人的精神世界相得益彰。“独占王香第一尊”,则强调了兰花在众多花卉中独一无二的香气之美,如同王者一般尊贵。最后,“相赏弹琴心并素,知音此外为谁言”,表达了诗人与兰花之间心灵相通、默契无比的关系,只有真正懂得欣赏和理解的人才能感受到这份美好,暗示了知音难觅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不仅赞美了兰花的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知音的渴望,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门限何须铁,因为浅近谋。
假令长富贵,消得几春秋。
寿固缘心地,人谁免首丘。
子能忘后虑,是亦慕前脩。
茧室名犹在,鱼山志可求。
回冈许埋骨,吉兆协眠牛。
懒作化台号,何妨引客游。
不愁饱蝼蚁,最喜近松楸。
物变终于尽,吾生行且休。
年年春色里,洗勺听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