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肉户玑公使之燕京》
《送肉户玑公使之燕京》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古风

《海外大荒经》,既称带方东。

是有君子国,挂剑知儒风。

唐宋时遣使,车书万里同。

缁流唱金经,武士横雕弓。

内国既多事,外使不复通。

迩者海禁开,乘时多英雄。

捧盘从载书,隔海飞艨艟。

益知唇齿交,道谊在和衷。

子今持使节,累叶家声隆。

博学等黄备,抱德追菅公。

冠垂华蘤枝,手撚梅花红。

同行二三子,亦如贵珠鬃。

子能弥阙失,竹帛铭汝功。

今日送子去,东西倏转蓬。

扶桑遥回顾,旭影多朦胧。

仰瞻阙庭高,我心亦忡忡。

(0)
鉴赏

这首诗《送肉户玑公使之燕京》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作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友人出使燕京的深厚情谊与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

首句“扶桑遥回顾,旭影多朦胧”,以“扶桑”象征日本,表达了送别友人出使燕京时的离愁别绪,以及对友人身处异国他乡的关切之情。接着,“仰瞻阙庭高,我心亦忡忡”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担忧与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深深期盼。

诗中巧妙地融合了历史与现实,提到了“唐宋时遣使,车书万里同”,既是对古代外交盛况的赞美,也是对友人此次出使的重要性和意义的肯定。同时,“缁流唱金经,武士横雕弓”描绘了友人作为使者的形象,既有文人的儒雅,又有武人的勇猛,体现了其全面的能力与素质。

“内国既多事,外使不复通”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而“迩者海禁开,乘时多英雄”则预示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诗人通过这些描述,既展示了对友人个人能力的信任,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乐观态度。

最后,“子能弥阙失,竹帛铭汝功”表达了对友人使命完成后的期待,希望友人能够弥补可能存在的不足,为国家留下光辉的篇章。全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也蕴含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虞美人·其四寄怀邹吁士

宫莺细啭皇州路。花暖金盘露。春风扈从赋长杨。

策马归来重醉酒垆傍。钱塘五月冰壶晓。

别馆新荷小。瑶辞百幅重南金。

思煞梁园客子到如今。

(0)

遇陈王·其一

枇杷花里谁家院,近丛坛。

青漆左厢开绣户,坐双鬟。

着地画帘飞燕燕,当阶碧草映兰兰。

车轮未必成三角,叉住门边那得还。

(0)

题溪山风雨图

紫壑秋声满,沧洲野水深。

孤篷何处客,相对共沈沈。

(0)

题画寄会稽胡温

秋声无远近,隐处入双松。

落景明寒渚,虚烟暝远峰。

孤舟清夜笛,何处暮天钟。

不识山阴路,苍茫翠几重。

(0)

竹枝·其十一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莫歌月节折杨柳。前溪变声悦郎口。

(0)

望江南·其十三

故园好,最忆是龙门。

洞底渔舟藏夜壑,山头佛刹挂朝暾。暧暧远人村。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