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无远近,隐处入双松。
落景明寒渚,虚烟暝远峰。
孤舟清夜笛,何处暮天钟。
不识山阴路,苍茫翠几重。
秋声无远近,隐处入双松。
落景明寒渚,虚烟暝远峰。
孤舟清夜笛,何处暮天钟。
不识山阴路,苍茫翠几重。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翰的《题画寄会稽胡温》描绘了一幅深秋山林的画面。首句“秋声无远近,隐处入双松”,以秋声为引,暗示画面中宁静而深远的环境,双松则象征坚韧与长寿,透露出一种淡泊超然的气息。接下来,“落景明寒渚,虚烟暝远峰”描绘了夕阳照耀在寒冷的水洲上,远处峰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神秘的氛围。
“孤舟清夜笛,何处暮天钟”进一步丰富了画面,一叶孤舟在夜晚响起悠扬的笛声,远方传来暮钟的声音,增添了时空的纵深感和孤独寂寥的情绪。最后两句“不识山阴路,苍茫翠几重”,诗人表达出对友人所在之地的向往和对山水之间未知路径的好奇,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情感的深度,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题画诗。
结友须快友,食果须快果。
分君口头甜,沃我心上火。
经秋况病肺,蒸食无不可。
玄关溢华膏,舌本粲莲朵。
承囊出汉殿,包箬飞吴舸。
何如秋白佳,冰雪戛碎琐。
腴夺金蜡丸,脆压赪蚪颗。
雅不羡固甘,甘回舌先锁。
徒然负盛名,其实则幺么。
此语勿告人,或者唾骂我。
饱嚼听松风,何似在尘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