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壑秋声满,沧洲野水深。
孤篷何处客,相对共沈沈。
紫壑秋声满,沧洲野水深。
孤篷何处客,相对共沈沈。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山谷中的景象,"紫壑秋声满"写出了深秋时节,山谷间回荡着萧瑟的风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沧洲野水深"则进一步描绘了远处的江河水面,水色深沉,与秋声相映,显得更加幽远。
诗人通过"孤篷何处客",将画面转向了一叶孤舟上的旅人,他身处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显得孤独而迷茫。"相对共沈沈"则表达了旅人与环境的深深共鸣,他们的心境同样深沉,仿佛与山水融为一体,孤独而静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入情,通过对秋声、野水和孤篷客的描绘,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常有的孤寂、怀才不遇的情感,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感慨。
西风残暑尽,斜阳外、细雨落虹霓。
见旅燕欲归,宾鸿初动,攀银汉杳,挂玉绳低。
乾坤静、寸心千古恨,孤梦五更啼。
波起洞庭,气吞云梦,登山临水,远送将归。
夜凉堪秉烛,算前事何异,瓮里酰鸡。
最爱白苹南浦,黄菊东篱。
听西堂蟋蟀,侵寻岁暮,茨菰叶烂,莲子花稀。
惟有姮娥解事,留照深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