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昔游诗十五首·其三》
《昔游诗十五首·其三》全文
宋 / 姜夔   形式: 古风

九山如马首,一一奔洞庭。

小舟过其下,幸哉波浪平。

大澧沅澬湘,大江风忽怒。

起我舟如叶,轻或升千丈,坡或落千丈。

坑回望九马,山政与大浪。

争如飞鹅车,炮打雎阳城。

又如白狮子,山下跳鬇鬡。

须臾入别浦,万死得一生。

始知茵席湿,尽覆杯中羹。

(0)
注释
马首:比喻山峰形状。
洞庭:湖名,位于中国湖南省。
小舟:小型船只。
波浪平:形容水面平静。
炮打雎阳城:比喻风浪猛烈。
白狮子:形象生动地描绘风浪。
别浦:指其他河流或港湾。
茵席:地毯或垫子,此处指地面。
羹:汤羹,这里代指食物。
翻译
九座山峰像马首,逐个奔向洞庭湖。
小船经过它们下方,真是幸运,波浪平静无惊。
大澧、沅、澬、湘四水汇聚,忽然大江风起怒涛。
风浪使我的小舟如一片叶子,时而升至千丈高,时而跌落千丈深。
回头看那九座山,山势与巨浪争斗。
这情景如同飞鹅车疾驰,炮火轰击雎阳城。
又像白狮子跃动,山下翻腾起蓬松的鬃毛。
片刻间进入另一条水道,生死之间得一线生机。
此刻才明白,茵席都已湿透,连杯中的汤羹也被打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姜夔的《昔游诗十五首》中的第三首,描绘了乘船航行在湖南洞庭湖一带的壮丽景色和惊险体验。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水的动态之美,将九座山峰比作马首,形象地展示它们连绵起伏奔向洞庭湖的壮观景象。

“小舟过其下,幸哉波浪平”写出了诗人乘舟经过时的庆幸,然而接下来的“大澧沅澬湘,大江风忽怒”则展现了风起浪涌的突变,船只如同树叶般随风摇摆,时而升至千丈高,时而跌落千丈深,生动刻画了自然力量的狂野。

诗人运用“争如飞鹅车,炮打雎阳城”和“又如白狮子,山下跳鬇鬡”这样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风浪的猛烈和船只的颠簸,同时也寓含了对危险的想象和对生存的挣扎。最后,“须臾入别浦,万死得一生”表达了经历惊险后得以脱险的庆幸,以及对生命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既有豪放的气势,又有细腻的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姜夔

姜夔
朝代:宋   字:尧章   号:白石道人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生辰:kuí](1154年—1221年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
猜你喜欢

和光亭二首·其二

川原万草木,总放无量光。

要识和同意,乾坤不閟藏。

(0)

曲水园

画船载酒及芳辰,丞相园林潩水滨。

虎节麟符抛不得,却将清景付闲人。

(0)

斗法八条·其三择牵

牵头要长捍要直,落牵不要如弩力。

牵头急落栅儿中,便是青天遭霹雳。

把牵犹如人把舵,舵若横时舟受祸。

牵头须取白露前,好牵就中金宝货。

(0)

赠蒋德言昆仲三首·其二

平生寡所谐,疏拙以自守。

天钟凿枘性,人弃我独取。

世道方荆榛,营利不绝口。

我欲挽衰俗,每每掣其肘。

仕版谓假途,何用医国手。

再拜谢诲言,古人贵不苟。

乘田与委吏,勤勤鲁中叟。

吾心不可昧,岂问人知否。

此意当与谁,寄我二三友。

(0)

咏竹二首·其二

野性与俗违,澹然都无营。

窗前水苍玉,未能独忘情。

对之三伏中,爽气高秋横。

数竿亦已好,况此繁阴成。

中虚洞无物,节劲老更清。

霜雪自凌厉,柯叶长敷荣。

物意有相合,人心原自明。

僻居寡朋侪,命汝为友生。

虽无切磋语,而有清越声。

入耳久亦佳,此意不可名。

(0)

赠卜道人二首·其二

道人怪我年如许,宿债胡为未尽偿。

宁识吾心烈于火,得归林下便清凉。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