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真已得寻西洞,神应谁能辨雨钟。
水奏五音鸣玉凤,山回九锁踞苍龙。
古杉疑复天台去,怪石时从福地供。
它日重游应更好,拟登天柱最高峰。
栖真已得寻西洞,神应谁能辨雨钟。
水奏五音鸣玉凤,山回九锁踞苍龙。
古杉疑复天台去,怪石时从福地供。
它日重游应更好,拟登天柱最高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久道所作的《洞霄琳宫(其二)》。诗人描绘了洞霄宫的神秘与壮丽景象,表达了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栖真已得寻西洞”暗示了诗人已经找到了修行的佳境,而“神应谁能辨雨钟”则强调了此处的超凡氛围,连神仙都难以分辨的雨中钟声增添了神秘感。
“水奏五音鸣玉凤”运用了比喻,将流水的声音比作五音,形象地描绘出流水在山间回荡的美妙旋律,仿佛凤凰在鸣叫,增添了音乐之美。“山回九锁踞苍龙”则描绘了山势的险峻和壮观,如同苍龙盘踞,展现了自然的威严。
“古杉疑复天台去”写出了古杉的古老与高大,让人联想到天台山的仙气,“怪石时从福地供”则进一步渲染了洞霄宫的神奇,怪石似乎来自福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最后两句“它日重游应更好,拟登天柱最高峰”表达了诗人对再次来访的美好期待,以及想要攀登天柱峰,达到更高境界的决心。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洞霄琳宫的道教韵味和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老子生平,雅自负、交游然诺。
今已矣、结茅高隐,溪云生阁。
暇日好寻邻父饮,归来一枕松风觉。
但拖条、藤杖笋鞋轻,湖山乐。也不赴,公卿约。
也不慕,神仙学。任优游散诞,断云孤鹤。
健饭休嗟容鬓改,此翁意气还如昨。
笑风尘、劳攘少年场,安耕凿。
吾病笑也歌,放歌三百篇。
我歌夫何为,故人有高迁。
驱车出羊城,迢迢适闽壖。
嘤鸣起幽谷,鹾政两当权。
轻车就熟道,良造相后先。
万里指顾间,行行复何言。
齐人富煮海,周官布流泉。
氓农已瘁力,摧商未为偏。
矧兹南北祲,所守在疆边。
士马愿夙饱,日费浑几千。
子行慎足国,常股通车船。
务期化斥卤,万灶繁朝烟。
子行慎足民,生生浚其源。
反裘以负薪,皮敝毛亦穿。
培根在剔蠹,本固枝叶蕃。
和衷乃有济,仲伯吹篪埙。
万物皆可爱,吾道有正传。
咨彼太极翁,何以独爱莲。
岂徒羡虚直,出污泥不沾。
吾言愧予耄,或可方韦弦。
《盐提举崔君转福建副都转运使赠以诗》【明·庞嵩】吾病笑也歌,放歌三百篇。我歌夫何为,故人有高迁。驱车出羊城,迢迢适闽壖。嘤鸣起幽谷,鹾政两当权。轻车就熟道,良造相后先。万里指顾间,行行复何言。齐人富煮海,周官布流泉。氓农已瘁力,摧商未为偏。矧兹南北祲,所守在疆边。士马愿夙饱,日费浑几千。子行慎足国,常股通车船。务期化斥卤,万灶繁朝烟。子行慎足民,生生浚其源。反裘以负薪,皮敝毛亦穿。培根在剔蠹,本固枝叶蕃。和衷乃有济,仲伯吹篪埙。万物皆可爱,吾道有正传。咨彼太极翁,何以独爱莲。岂徒羡虚直,出污泥不沾。吾言愧予耄,或可方韦弦。
https://shici.929r.com/shici/xzpV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