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竹二首·其二》
《咏竹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袁燮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野性与俗违,澹然都无营。

窗前水苍玉,未能独忘情。

对之三伏中,爽气高秋横。

数竿亦已好,况此繁阴成。

中虚洞无物,节劲老更清。

霜雪自凌厉,柯叶长敷荣。

物意有相合,人心原自明。

僻居寡朋侪,命汝为友生。

虽无切磋语,而有清越声。

入耳久亦佳,此意不可名。

(0)
翻译
野性的本质与世俗格格不入,我淡泊无欲,不求任何功名。
窗前的水面如青玉般清澈,我却无法独自忘怀这份宁静。
即使在炎热的三伏天,也能感受到如同高秋般的凉爽气息。
几竿竹子已经足够美好,更何况这繁茂的竹林。
竹子中心空洞无物,节节挺拔,越发显得清雅。
无论霜雪如何严酷,竹叶依然茂盛,生机勃勃。
万物心意相通,人的心灵本就明亮。
我身处偏僻之地,朋友稀少,你成为我的知心好友。
虽然没有深入交谈,但你的声音清脆悦耳。
这样的声音长久听来也令人愉悦,这种感觉难以言表。
注释
野性:不受拘束的自然本性。
俗违:违背世俗。
澹然:淡泊宁静的态度。
无营:无欲求。
水苍玉:形容水面如青玉般清澈。
忘情:忘记世俗情感。
爽气:清爽的气息。
高秋:秋天的凉爽。
数竿:几根竹子。
繁阴:茂密的竹林。
中虚:竹子中心空。
节劲:竹节挺直。
凌厉:严酷。
敷荣:茂盛。
物意:事物的意向。
人心:人的内心。
僻居:居住在偏远的地方。
寡朋侪:朋友稀少。
切磋语:深入讨论的话语。
清越声:清脆悦耳的声音。
不可名:难以用言语表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燮所作的《咏竹二首(其二)》。袁燮以咏竹为主题,展现了他对竹子的独特感受和欣赏。诗中,他赞美了竹子的野性和超脱世俗的品性,即使在炎热的三伏天,竹子也能带来高秋般的清爽气息。诗人特别欣赏竹子的中空通透、节骨挺拔,以及经霜雪洗礼后依然茂盛的景象,认为人与竹子心意相通,有着相似的清高之志。

诗人身处偏僻之地,朋友稀少,却将竹子视为知己,尽管没有深入的交谈,但竹子的清脆声音给他带来了长久的愉悦。最后,他以“此意不可名”表达对竹子深深的情感,难以用言语完全形容。整首诗通过咏竹,寓言了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

作者介绍

袁燮
朝代:宋

(1144—1224)庆元府鄞县人,字和叔,号絜斋。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八年进士。调江阴尉。浙西大饥,前往赈恤有方。宁宗即位,为太学正。庆元党禁起,以论去。召为都官郎官,迁司封郎官、国子祭酒。后为礼部侍郎。与丞相史弥远争议和事,被劾罢。起知温州,进直学士。卒谥正献。有《絜斋集》、《絜斋家塾书钞》等。
猜你喜欢

余君奉其父丧由天南回国返汉上同为鲜民诗以送之

送子飘飘黄鹤楼,大江风月已高秋。

故人西去无长策,汉水东流忆旧游。

成事艰难同作客,惊心摇落独归舟。

平生祇爱他乡好,满眼家山满眼愁。

(0)

戊申之秋外舅李公伯行奉使英国奏调司书记新加坡留别王啸龙章一山诸同年·其六

北雁南飞大泽秋,日斜风急正登楼。

古今事改天堪问,舟楫功深地要愁。

醉后闭门山冷落,起来支枕海横流。

年年八月浮查去,万一牵衣宿斗牛。

(0)

前汽车行

自渝至荣四日雨,车中受苦艰难尽。

来时未晚下鹰关,午前始发木稗镇。

今年夏暵补秋泞,一路上回兼下噀。

时时陌上雇人抬,超海越山不能寸。

永川城中灯火出,方丈蓬莱望中近。

诘朝出城方就道,连车前挡等馀困。

挨到荣昌始畅行,雨打头巾向风进。

有时轮子又生角,真嗟骑马如蛙钝。

乃瞻衡宇天忽晴,如此畸人走乖运。

或笑临行盍笱将,事外哓哓只增忿。

车班班兮六百里,本按常程不求迅。

胡为使我终日饥,一笑载途餐一顿。

(0)

云阳二首

明月随人送晚寒,幸无杜宇哭云安。

中宵忽领英雄气,知泊桓侯庙下滩。

(0)

杂感十一首·其五

玉石昆冈积不分,汉家火德已先焚。

它年莫例晁家令,未枉虫沙化六军。

(0)

登杓江楼感事·其三

龙骧蝉蜕薄肠翁,起灭无端尚未穷。

燕燕玉筐鸾子毈,依依罗幕凤儿工。

深宫剑履骄穷寇,大阀诗书误小同。

怕读十年新秽史,且栽桃李坐春风。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