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千里寄书来。快些开。慢些开。
不知书中,安否费疑猜。
别后炎凉时序改,江南北,动离愁,自徘徊。徘徊。
徘徊。渺予怀。天一涯。水一涯。
梦也梦也,梦不见、当日裙钗。
谁念碧云,凝伫费肠回。
明岁君归重见我,应不似,别离时,旧形骸。
故人千里寄书来。快些开。慢些开。
不知书中,安否费疑猜。
别后炎凉时序改,江南北,动离愁,自徘徊。徘徊。
徘徊。渺予怀。天一涯。水一涯。
梦也梦也,梦不见、当日裙钗。
谁念碧云,凝伫费肠回。
明岁君归重见我,应不似,别离时,旧形骸。
这首《江城梅花引》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故人千里寄书来”,开门见山地点出主题,一个“寄”字,既道出了距离之遥,又蕴含着深厚的情谊。接下来的“快些开。慢些开”,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收到书信时内心的矛盾与期待,既希望尽快打开以解相思之苦,又担心面对书信内容时的情绪波动。
“不知书中,安否费疑猜”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人对书信内容的担忧,担心朋友的安危,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关切之情。随后,“别后炎凉时序改,江南北,动离愁,自徘徊”几句,通过时空的转换,展现了季节更迭带来的离愁别绪,以及诗人内心的彷徨与不安。
“渺予怀。天一涯。水一涯。梦也梦也,梦不见、当日裙钗”部分,诗人将情感进一步深化,通过“天一涯。水一涯”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深,仿佛无论天南地北,都无法阻隔这份情愫。而“梦也梦也,梦不见、当日裙钗”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形象的深深怀念,即使在梦中也无法见到对方的身影,更增添了思念的痛苦。
最后,“谁念碧云,凝伫费肠回。明岁君归重见我,应不似,别离时,旧形骸”几句,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希望明年友人归来时,能够见到一个不同于分别时的自己,暗含了对自我成长与变化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结构,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