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观沧海过东莱,日照三山迤逦开。
桂观飞楼凌雾起,仙幢宝盖拂天来。
不闻宫漏催晨箭,但觉檐阴转古槐。
供奉清班非老处,会稽何日乞方回。
忆观沧海过东莱,日照三山迤逦开。
桂观飞楼凌雾起,仙幢宝盖拂天来。
不闻宫漏催晨箭,但觉檐阴转古槐。
供奉清班非老处,会稽何日乞方回。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交织的诗篇。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回忆起过往经历——在东莱观沧海时的情景。"日照三山迤逦开"一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壮丽的自然风光,三座山峰在阳光的照耀下展现出层次分明、气势磅礴的美景。
接着,诗人描写了桂观飞楼的高耸与雾气中的仙境感觉,"凌雾起"和"拂天来"两句,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里的"桂观"可能指的是供奉神灵或仙人的地方,而"飞楼"则增添了一份飘逸之感。
接下来的"不闻宫漏催晨箭,但觉檐阴转古槐"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宫漏"原本是用来计量时间的工具,但在这里却被用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淡泊,不再受世俗时间的牵绊。"檐阴转古槐"则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古槐树下形成的阴凉角落成为了诗人沉思和休憩的地方。
最后两句"供奉清班非老处,会稽何日乞方回"表达了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是期盼。"供奉清班"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某个职位或是在特定的场所供职,而"非老处"则暗示着诗人希望在仕途上能够有所作为,不愿意被岁月所淘汰。而"会稽何日乞方回"则是诗人对未来某种时刻的期待和询问,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渴望归隐田园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