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残腊鼓。吹暖饧箫,凤城柳弄轻烟。
检点春衫,宵来换了吴绵。
啼莺唤愁未醒,锦屏深、惯倚恹恹。
朦胧语,问人间何世,月地花天。
还剩浮生几日,尽伤心付与,浅醉闲眠。
无赖斜阳,为底红到楼边。
繁香又都吹尽,费冰毫、多事题笺。
人空瘦,到明朝、怕启绣奁。
听残腊鼓。吹暖饧箫,凤城柳弄轻烟。
检点春衫,宵来换了吴绵。
啼莺唤愁未醒,锦屏深、惯倚恹恹。
朦胧语,问人间何世,月地花天。
还剩浮生几日,尽伤心付与,浅醉闲眠。
无赖斜阳,为底红到楼边。
繁香又都吹尽,费冰毫、多事题笺。
人空瘦,到明朝、怕启绣奁。
这首词以“听残腊鼓”开篇,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时节转换,腊月的鼓声渐弱,温暖的箫声吹过,暗示着京城的春天来临,杨柳轻拂,烟雾迷蒙。词人换上春衫,但内心仍有愁绪,莺啼唤不醒她的思绪,她慵懒地倚在锦屏上,对月色花影感到迷茫。
接下来,词人感叹人生的短暂,将悲伤交付于浅酌和闲眠,对夕阳为何如此殷红照亮楼头表示疑惑。随着花香消散,她提笔题写,却徒增烦恼。词人自言身体消瘦,担心明日启开妆奁,更添一番心事。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与落寞。吕碧城的词风清新婉约,情感深沉,这首《声声慢》正是其才情的体现。
懒移金翠傍檐楹,斜倚芳丛旧态生。
唯奈瘴烟笼饮啄,可堪春雨滞飞鸣。
鸳鸯水畔回头羡,豆蔻图前举眼惊。
争得鹧鸪来伴著,不妨还校有心情。
处世空旦夕,探幽放情志。
长歌向闲云,引客游古寺。
秦山倚寥廓,高鸟下苍翠。
凝阴向杉松,界法齐天地。
疏钟远僧舍,深殿有猿戏。
警梵千溪中,真禅寂无二。
寒泉耸毛发,清露遣心累。
省虑因悟非,劳神岂为贵。
起然静中见,觉了愚胜智。
愿得栖烟霞,书之谢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