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
人贪归路好,节近中原正。
下岭独徐行,艰险未敢忘。
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
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
人贪归路好,节近中原正。
下岭独徐行,艰险未敢忘。
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的山岭之旅图景。"秋风卷黄落"写出了秋天树叶随着凉风飘落的景象,给人以萧瑟而清新的感觉。紧接着"朝雨洗绿净"则表达了清晨细雨过后,山岭间的草木更加翠绿鲜明,整洁无比。
在诗的下一句"人贪归路好"中,"好"字蕴含着一种惬意之情。旅者对于归途的向往,不仅因为路途本身,也因为心中的期待和对家乡的思念。"节近中原正"则是说随着季节的转换,自己也逐渐接近中原大地,这里的"正"字,既有时间上的恰当,也含有一种归属感。
诗人在"下岭独徐行"一句中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步履,尽管前方是艰难险阻的山路,但他并未胆怯,而是一种淡然处之的态度。接下来的"艰险未敢忘"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曾经历过的困难和挑战仍旧记忆犹新的情感。
最后两句"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中,诗人通过遥寄的方式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这里的"叔孙子"可能是指某位朋友或学者,而"已致鲁诸生"则暗示着一种希望能够到达目的地,与在那里学习和成长的人们会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归途与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情感流转和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
移家偶爱山中静,地主何烦重相敬。
吾生耻学茂陵郎,如君岂是临卬令。
谁言陋巷不容车,劳君拥盖常造庐。
谁言簿书日纷纠,劳君为我频置酒。
五月清溪暑气微,淹留竹里共忘归。
乍看朝霞初冒岭,忽惊夕露欲沾衣。
清才自合翻飞早,一朝西上金陵道。
请君别后数寄书,山中相识日应少。
飨帝在仁人,郊雍景命新。
方看受厘日,即是赐晡辰。
警跸諠黄道,衣冠集紫宸。
宰夫称燕主,蕃国备王宾。
鹓鹭千班序,鱼龙百伎陈。
钧天初听乐,玉食共分珍。
礼厚过三爵,恩均洽四邻。
小臣叨醉饱,拜舞祝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