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秋光尽,木末群鸟还。
夜久游子息,月明岐路闲。
风生淮水上,帆落楚云间。
此意竟谁见,行行非故关。
天涯秋光尽,木末群鸟还。
夜久游子息,月明岐路闲。
风生淮水上,帆落楚云间。
此意竟谁见,行行非故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天的黄昏景象和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开篇“天涯秋光尽,木末群鸟还”两句生动地勾勒出暮色渐浓,大自然中生命活动逐渐平息的情景。接着,“夜久游子息,月明岐路闲”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刻的停歇与心境,其中“游子”指远行的人,“岐路”则是指分叉的道路,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出夜晚宁静而又有些许寂寞的氛围。
下一句“风生淮水上,帆落楚云间”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述。“风生淮水上”表现了秋风在大河之上的微妙变化,而“帆落楚云间”则是说船只停泊在有着楚地云雾笼罩的地方,通过这两句诗人展现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最后,“此意竟谁见,行行非故关”两句流露出诗人的深沉情感。这里的“此意”指的是诗人对自然景物中蕴含的情怀和思念,而“竟谁见”则表达了这种情感难以被他人理解。末尾的“行行非故关”则是说每次经过的地方都不是过去熟悉的家乡,这不仅是物理位置上的变化,更是内心情感上的一种错位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游子对于故土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异乡漂泊中所感受到的孤寂与不适。
五年职翰林,四年涖浔阳。
一年巴郡守,半年南宫郎。
二年直纶閤,三年刺史堂。
凡此十五载,有诗千馀章。
境兴周万象,土风备四方。
独无洛中作,能不心悢悢。
今为青宫长,始来游此乡。
裴回伊涧上,睥睨嵩少傍。
遇物辄一咏,一咏倾一觞。
笔下成释憾,卷中同补亡。
往往顾自哂,眼昏须鬓苍。
不知老将至,犹自放诗狂。
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
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
勿言不深广,但取幽人适。
泛滟微雨朝,泓澄明月夕。
岂无大江水,波浪连天白。
未如床席间,方丈深盈尺。
清浅可狎弄,昏烦聊漱涤。
最爱晓暝时,一片秋天碧。
老与病相仍,华簪发不胜。
行多朝散药,睡少夜停灯。
禄食分供鹤,朝衣减施僧。
性多移不得,郡政谩如绳。
仁风膏雨去随轮,胜境欢游到逐身。
水驿路穿儿店月,花船棹入女湖春。
宣城独咏窗中岫,柳恽单题汀上蘋。
何似姑苏诗太守,吟诗相继有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