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绿满白蘋洲,幻作青锋鬼魅愁。
水上电飞疑启匣,风前霜冷欲横秋。
岂容弱植同萧艾,应有奇光射斗牛。
会值风尘四方息,未妨草木当吴钩。
离离绿满白蘋洲,幻作青锋鬼魅愁。
水上电飞疑启匣,风前霜冷欲横秋。
岂容弱植同萧艾,应有奇光射斗牛。
会值风尘四方息,未妨草木当吴钩。
此诗《蒲剑》以“离离绿满白蘋洲”开篇,描绘了一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白蘋洲上绿草如茵,充满生命力。接着,“幻作青锋鬼魅愁”,诗人巧妙地将绿草比作青色的利剑,暗示其锐利与不凡,同时也赋予了它一种神秘的力量,仿佛能令鬼魅为之愁苦。
“水上电飞疑启匣,风前霜冷欲横秋”,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蒲剑的动态美和季节感。水面上仿佛有闪电般快速的物体飞过,如同剑匣被开启,充满了力量与速度;而在微风中,蒲剑似乎预示着秋天的寒冷,展现出其坚韧与威严。
“岂容弱植同萧艾,应有奇光射斗牛”,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蒲剑的独特与强大,它不容许平凡的植物与其相提并论,而是拥有着超越寻常的光芒,甚至能够照亮夜空中的星辰。这不仅赞美了蒲剑的品质,也暗喻了拥有非凡才能之人的独特魅力。
最后,“会值风尘四方息,未妨草木当吴钩”,表达了对和平与和谐的向往,即使在动荡之时,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就像草木一样,即便面对艰难,也能像吴钩(古代的一种长柄弯刀)一样坚韧不拔。
整首诗通过对蒲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形态与内在的力量,更蕴含了对坚韧、勇敢、和平与和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芳径春归花半开,碧山波暖雁初回。
满楼月色还依旧,昨夜歌声自不来。
愁眼向谁零玉箸,征蹄何处驻红埃?
中宵吟罢正惆怅,从此兰堂锁绿苔。
几年栖旅寄西秦,不识花枝醉过春。
短艇闲思五湖浪,羸蹄愁伴九衢尘。
关河风雨迷归梦,钟鼓朝昏老此身。
忽向太平时节过,一竿持去老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