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春夕旅怀》
《长安春夕旅怀》全文
唐 / 罗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几年栖旅寄西秦,不识花枝醉过春。

短艇闲思五湖浪,羸蹄愁伴九衢尘。

关河风雨迷归梦,钟鼓朝昏老此身。

忽向太平时节过,一竿持去老遗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ngānchūn怀huái
táng / luó

nián西qínshíhuāzhīzuìguòchūn
duǎntǐngxiánlàng

léichóubàngjiǔchén
guānfēngguīmèngzhōngcháohūnlǎoshēn

xiàngtàipíngshíjiéguò竿gānchílǎomín

注释
栖旅:客居。
西秦:西部的秦国。
花枝醉:在花开的季节中沉醉。
短艇:小舟。
五湖浪:五湖的波涛。
羸蹄:疲惫的马蹄。
九衢尘:喧嚣的都市。
关河:边关河畔。
归梦:归乡之梦。
钟鼓:钟声鼓响。
老此身:岁月催人老。
太平时节:盛世。
一竿:钓竿。
老遗民:终老的遗民。
翻译
多年来我客居在西部的秦国,从未在花开的季节中沉醉
在闲暇时,我乘着小舟思绪飘向五湖的波涛,疲惫的马蹄却只能在喧嚣的都市中增添忧愁
风雨交加的边关河畔,我的归乡之梦被模糊,日复一日,钟声鼓响中岁月催人老
忽然间已到太平盛世,我只想手持钓竿,做一个终老的遗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春日的愁思与感慨。首句“几年栖旅寄西秦”表明诗人长时间客居异乡,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接着“不识花枝醉过春”则透露出诗人在外漂泊,对春光无限却浑然不知,只得借酒来消愁。

第三、四句“短艇闲思五湖浪,羸蹄愁伴九衢尘。”显示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物的交融。短艇指的是小船,这里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五湖即江南水乡,浪花往来,引发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无限思念。而“羸蹄愁伴九衢尘”则是说脚步在长安城中的小巷弄堂间徘徊,每一步都带着愁绪,与尘世的喧嚣相伴。

第五、六句“关河风雨迷归梦,钟鼓朝昏老此身。”写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关河指的是长安城外的关隘和黄河,这里风雨交加,使得归家的路途迷离。而“钟鼓朝昏老此身”则是说,随着晨钟暮鼓的声音,一天又一天地过去,诗人的身体也逐渐衰老。

最后两句“忽向太平时节过,一竿持去老遗民。”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于自己年华已逝、将要告别尘世的无奈。在太平盛世,诗人却感受到岁月匆匆,一根竹竿代步,与那些遗留在世间的老一辈一起,缓缓行走于时光之中。

作者介绍
罗邺

罗邺
朝代:唐   字:不详   籍贯:余杭   生辰:825—?

罗邺(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春日·其一

闻道西楼下,香风飏绮罗。

无钱沽酒得,不醉奈愁何。

老去春缘薄,慵来睡兴多。

闭门终一枕,亦不梦南柯。

(0)

论俗诗四首·其二

他侵我界是无良,我与他争未是长。

布施与他三尺地,休誇谁弱又谁强。

(0)

蜂儿榧·其二

银甲弹开香粉坠,金盘堆起乳花圆。

乞君东阁长生供,寿我北堂难老仙。

(0)

非雪

邹子当年吹玉律,解令寒谷暖生春。

岂知此有冯夷宅,六月飞花冷扑人。

(0)

控巴台·其二

台上小留归客,台前稳系扁舟。

三宿翠微阁上,一程白帝城头。

(0)

控巴台·其一

阅武弓刀劲利,留宾歌舞清妍。

红映连樯灯火,翠浮隔岸人烟。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