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散原鬼趣诗》
《读散原鬼趣诗》全文
清 / 俞明震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夜读散原诗,矮屋环冬青。

叙乱托鬼语,叱诧来精灵。

我无寂灭想,阅世终冥冥。

万古一髑髅,黯者先逃刑。

合眼梦唐虞,糟粕遗六经。

齐民岂有术,魑魅能潜形。

竹梢寒月来,灯影如孤萤。

穷巷与世隔,人鬼无畦町。

微吟坐达旦,一鸟窥檐听。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读散原鬼趣诗》,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俞明震所作。诗中以夜读散原诗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幽静而深邃的画面。

首句“夜读散原诗,矮屋环冬青”,点明了阅读的环境,夜晚的书房,四周环绕着冬日的青色植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叙乱托鬼语,叱诧来精灵”两句,通过描述诗歌内容,暗示了诗中的故事充满了混乱与奇幻元素,仿佛是借助鬼神之口述说,充满了神秘的力量。

“我无寂灭想,阅世终冥冥”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看法,他不追求永恒的寂灭,而是认为世间的一切终将归于虚无,充满了深深的无奈和感慨。“万古一髑髅,黯者先逃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思考,暗示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切都会消逝,只有死亡是永恒的主题。

“合眼梦唐虞,糟粕遗六经”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他渴望回到古代的理想社会(唐虞时代),但又意识到传统文化(六经)可能已经失去了其精髓,成为了历史的糟粕。这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反思和批判。

“齐民岂有术,魑魅能潜形”一句,表达了对普通民众生活状态的担忧,同时也暗含了对邪恶力量(魑魅)能够隐藏在社会底层的隐忧。

“竹梢寒月来,灯影如孤萤”描绘了一幅月光透过竹梢洒在灯影上的画面,既美丽又孤独,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穷巷与世隔,人鬼无畦町”强调了诗人与外界的隔绝感,无论是人还是鬼,都难以找到明确的界限,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最后,“微吟坐达旦,一鸟窥檐听”以诗人深夜微吟,直到天明,一只小鸟在檐下倾听,收束全篇,展现了诗人深夜独处的宁静与深思,以及对自然界的细微观察和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理想与现实、自然与人性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洞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俞明震

俞明震
朝代:清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送崔谕德致政东归

天子坐法宫,诏书下江东。

懿此嘉遁士,蒲车赴丘中。

褐衣入承明,朴略多古风。

直道侍太子,昌言沃宸聪。

嵓居四十年,心与鸥鸟同。

一朝受恩泽,自说如池龙。

乞骸归故山,累疏明深衷。

大君不夺志,命锡忽以崇。

旭旦出国门,轻装若秋蓬。

家依白云峤,手植丹桂丛。

竹斋引寒泉,霞月相玲珑。

旷然解赤绶,去逐冥冥鸿。

(0)

杂言同用离骚体送张评事襄阳觐省

黯离堂兮日晚,俨壶觞兮送远。

远水霁兮微明,杜蘅秀兮白芷生。

波泫泫兮烟幂幂,凝暮色于空碧。

纷离念兮随君,溯九江兮经七泽。

君之去兮不可留,五采裳兮木兰舟。

(0)

赠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其二

杳霭异湘川,飘飖驾紫烟。

凤楼人已去,鸾镜月空悬。

雾湿汤沐地,霜凝脂粉田。

音容无处所,应在玉皇前。

(0)

送穆侍御归东都

知君儒服贵,綵绣两相辉。

婉婉成名后,翩翩拥传归。

江深烟屿没,山暗雨云飞。

共待酬恩罢,相将去息机。

(0)

闲居冬末寄友人

短亭分袂后,倚槛思偏孤。

雨雪落残腊,轮蹄在远涂。

人情难故旧,草色易凋枯。

共有男儿事,何年入帝都。

(0)

赠凤翔柳司录

杏园北寺题名日,数到如今四十年。

点检生涯与官职,一茎野竹在身边。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