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言英石冠南中,未识真阳一两峰。
遮莫坡陀将不去,将诗描取小玲珑。
只言英石冠南中,未识真阳一两峰。
遮莫坡陀将不去,将诗描取小玲珑。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诗人杨万里所创作的,收录在他的《出真阳峡十首》中。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山川之美景与探求自然之情怀。
"只言英石冠南中,未识真阳一两峰。"
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真阳峡的向往和好奇之心。"英石"指的是峭拔、壮丽的岩石,而"冠南中"则形容其雄伟的姿态。"未识真阳一两峰"表明诗人对于真阳峡的具体山峰尚未有深入的了解,反映出一种探索的欲望。
"遮莫坡陀将不去,将诗描取小玲珑。"
这里诗人表达了即使是在遮蔽和幽深的地方,也要去探访("将不去"),而且用诗歌来记录这次旅行中的所见所感,"将诗描取"意味着以诗意捕捉山水之美,而"小玲珑"则形容那些细腻和精致的景色。整体上,这两句传递出一种对自然之美无限向往,以及通过文学创作来记录和传达这种美的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杨万里先生深厚的山水情怀,以及他对于大自然中壮丽景象的热爱和细腻描绘。
忆昔游洛川,投宿龙门中。
远意托清梦,缑山访遗踪。
道逢王子晋,琼轮驾飞龙。
幢盖纷飒沓,导从千玉童。
行行蹑清尘,遂到紫翠峰。
整冠叩仙阍,获礼冰雪容。
琼觞酌霞醴,劳苦问所从。
授以龟台书,玉笈启灵封。
劝我勤修炼,他时会方蓬。
再拜领真诀,永永藏丹衷。
俯仰十载馀,光景如飘风。
常恐年岁晏,难收梨枣功。
愿言坚此心,真缘傥潜通。
相与乘飞霞,谒帝青琳宫。
念彼巧者劳,知此拙者安。
拙者固无营,一生长得闲。
子岂真拙者,托此以自安。
何尝曳长裾,顾肯卑小官。
世人极变态,翻手覆手间。
子独如不闻,默坐安如山。
九衢走红尘,百事不相干。
我老始见子,古井久不澜。
赠子拙轩诗,留子静处看。
当蒙一笑许,敢言愁肺肝。
三年城南居,不识城北土。
但闻玉雪郎,去作猿鹤主。
今晨篮舆来,握手相劳苦。
胜游有佳士,洗耳听妙语。
晴窗背云壑,落日在环堵。
晚风生白杨,想像原野古。
断崖悬老木,小港聚寒雨。
却观城市人,努力自熬煮。
畏涂出衽席,祸福有未睹。
杜陵怀壮游,无忌笑豪举。
二者觅真是,政恐君未许。
千秋柴桑翁,妙句聊一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