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有马示徐无党》
《有马示徐无党》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吾有千里马,毛骨何萧森。

疾驰如奔风,白日无留阴。

徐驱当大道,步骤中五音。

马虽有四足,迟速在吾心。

六辔应吾手,调和如瑟琴。

东西与南北,高下山与林。

惟意所欲适,九州可周寻。

至哉人与马,两乐不相侵。

伯乐识其外,徒知价千金。

王良得其性,此术固已深。

良马须善驭,吾言可为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ushìdǎng
sòng / ōuyángxiū

yǒuqiānmáoxiāosēn

chíbēnfēngbáiliúyīn

dāngdàozhòuzhōngyīn

suīyǒuchízàixīn

liùpèiyìngshǒutiáoqín

dōng西nánběigāoxiàshānlín

wéisuǒshìjiǔzhōuzhōuxún

zhìzāirénliǎngxiāngqīn

bǎishíwàizhījiàqiānjīn

wángliángxìngshùshēn

liángshànyánwèizhēn

翻译
我有一匹千里马,毛发骨骼何等威猛。
疾驰快如狂风,白天不留任何阴影。
慢跑在大路上,步伐合着五声音乐。
马虽有四蹄,速度全在我心操控。
驾驭的六条缰绳随我心意,调整得如同瑟与琴的和谐。
无论东西南北,上山下海无所不在。
只凭心意去往,天下各地都能遍历。
人与马的和谐,快乐互不侵犯。
伯乐只识其表,只知其价值千金。
王良懂得其本性,驾驭之术已深入骨髓。
好马需要好骑手,我的话可以作为警戒。
注释
千里马:指能日行千里的骏马。
萧森:形容马的毛骨威猛。
疾驰:快速奔跑。
五音:古代音乐的五个基本音阶。
六辔:驾驭马的六条缰绳。
调和:协调、和谐。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
箴:规劝或告诫的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有马示徐无党》,通过对千里马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马匹驾驭艺术的独特见解。诗中首先赞美了马的神骏,"毛骨何萧森",形容其骨骼健壮,气质非凡。接着通过"疾驰如奔风"和"白日无留阴",形象地刻画了马的快速与力量。

诗人强调了骑马者的主导作用,"马虽有四足,迟速在吾心",表明驾驭者的心意决定马的速度。接下来,他运用音乐的比喻,"六辔应吾手,调和如瑟琴",说明驾驭技巧的娴熟,如同演奏音乐般和谐。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由自在的驾驭理念,"东西与南北,高下山与林",表示马可以随心意驰骋于天地之间。最后,他以伯乐和王良为例,指出真正的价值在于理解马的本性和正确驾驭,而非单纯看重价格。

整首诗寓言深刻,既表达了对千里马的欣赏,也揭示了人与马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以及驾驭艺术的精妙之处。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病中柬缙上人二首·其二

伏枕不知久,庭柯绿已苍。

以兹时序感,顿觉圃农荒。

养性资琴瑟,达生览列庄。

今将未死骨,斋沐付医王。

(0)

和吴岱麓通守秋夕有感之作

高才婴世网,怀抱旷难俦。

少辍簿书暇,还悲时序秋。

朱弦徒自抚,绿斝有谁留。

操觚娱永夕,心迹见悠悠。

(0)

题黄墩书屋赠陈玩潮四首·其四

习懒非吾性,胡为常闭门。

本嫌尘世事,独好古人言。

窗暗萤来照,庭风叶自翻。

壮年在明世,慎莫苦辞喧。

(0)

章二洲以侍御谪推兴化府叙复扬州郡丞二首·其二

叙迁犹佐郡,怪尔意能安。

秖有簿书急,谁当礼数宽。

高才宜见屈,枉道亦何难。

雨露清时泽,无为薄一官。

(0)

别业杂诗四首·其三

旭日照春山,山春物色妍。

鸟声多在竹,花气欲成烟。

薜长新脩路,池深旧引泉。

佳时将静处,人意自悠然。

(0)

丘少泉卧病山中作诗见贻用韵奉答兼以候之

怜君卧病久,枕上过芳春。

山色翻欺瘦,莺声总唤嗔。

鵩占休臆对,蛇壁易迷真。

学取无生理,心中灭尽尘。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