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仰大师》
《赠仰大师》全文
唐 / 张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仰山因久住,天下仰山名。

井邑身虽到,林泉性本清。

野云居处尽,江月定中明。

髣髴曾相识,今来隔几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yǎngshī
táng / zhāngqiáo

yǎngshānyīnjiǔzhùtiānxiàyǎngshānmíng
jǐngshēnsuīdàolínquánxìngběnqīng

yúnchùjìnjiāngyuèdìngzhōngmíng
仿fǎngcéngxiāngshíjīnláishēng

翻译
因长久居住于仰山,使得天下人都知晓仰山之名
虽然身处尘世的城镇,但内心始终向往并保持着山水的清净
居所周围尽是飘渺的野云,江上明月在静谧中格外明亮
仿佛与这景致似曾相识,如今相隔数世再次相见
注释
仰山:指诗人所居住的山,可能为现实中的某座山或泛指崇高的山。
因:因为。
久住:长期居住。
天下:全天下,指广泛的人群。
仰山名:仰山的名声。
井邑:市井、城乡,指尘世的居住地。
身虽到:身体虽然到达这里。
林泉:森林与泉水,代指自然山水。
性本清:本性清纯,此处指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
野云:野外飘浮的云朵。
居处:居住的地方。
尽:全都是,遍布。
江月:江面上的月亮。
定中明:在宁静中显得格外明亮。
髣髴:同“仿佛”,好像,似乎。
曾相识:曾经认识,似曾相识。
今来:现在来到。
隔几生:相隔了几世,比喻时间跨度大,犹如历经多次轮回。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为仰山大师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仰山大师的敬重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

“仰山因久住,天下仰山名。” 这两句通过强调仰山大师长期居住在此,揭示其德高望重,名声远播,让人仰慕的状态。

“井邑身虽到,林泉性本清。” 井邑即指城市,这里意味着世俗之地,而“身虽到”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尘世,但心灵却始终如同林泉般清澈。这种对比强调了仰山大师超然物外的高洁品格。

“野云居处尽,江月定中明。” 野云与江月都是自然景象的描写,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心境宁静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尽”和“明”字用得恰到好处,既形容了环境之美,也映射出了仰山大师内心世界的澄清与明亮。

“髣髴曾相识,今来隔几生。”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与仰山大师之间的情谊非同小可,虽然现在因缘未到而暂时分别,但这种情感跨越了世俗的界限,仿佛历经多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仰山大师超凡脱俗的高尚品格,以及诗人对其深厚的情谊。

作者介绍

张乔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题南昌徐布政义景斋卷·其一

早岁携书上帝州,登科司宪又承流。

老来归向高斋卧,景仰先贤总匹休。

(0)

挽姚佥宪父

风仪楚楚映修髯,家法平生孝义兼。

大母久隆终世养,佳儿今作外台佥。

乡评题品名踰重,郎署推封宠载沾。

观化一巡终不返,史官有传发幽潜。

(0)

送赍诏行人刘公载

圣主覃恩及万方,贤臣捧诏下穷荒。

青年文采当时重,白璧声名满路香。

衣锦重还倾寿酒,采诗遥去上封章。

荣亲报国平生事,高步行看入庙堂。

(0)

寄谢抚宁伯惠弓兼颂德美寓怀思三律·其二

将略家传能不忝,貂蝉行里羡君优。

忠勋信是无双士,才望何惭第一流。

中外传闻常共仰,君臣行见庆同游。

好将一段匡时策,归去敷陈玉殿头。

(0)

是日启行六卿台长诸公祖饯德胜门外既晚宿弥陀寺明旦别去酬寺主衍公一律

塞外一麾兼两镇,抚巡叨拜圣恩优。

同朝诸老联镳送,古寺高僧扫榻留。

剪烛夜谈乡思好,膏车明发宦情忧。

来年奏捷应归觐,还儗停骖此地游。

(0)

挽内阁吕逢原学士

赞化调元未尽才,哭亲声里动悲哀。

九重深悼宣公逝,四海空期圣相来。

华国有文藏玉署,捧天无梦起芸台。

不堪泪眼频南望,几见红云掩上台。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