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桥挂西岭,遥与中弇通。
明月组文波,万颖射鲛宫。
诸峰一十二,献巧争为雄。
奋肩若饥猊,垂首如渴虹。
憔悴欲沈湘,飘飖独凌风。
仰盼云间质,梵语错青红。
一柱锦突兀,孤峰玉玲珑。
虽疲子猷接,未悲阮径穷。
飞桥挂西岭,遥与中弇通。
明月组文波,万颖射鲛宫。
诸峰一十二,献巧争为雄。
奋肩若饥猊,垂首如渴虹。
憔悴欲沈湘,飘飖独凌风。
仰盼云间质,梵语错青红。
一柱锦突兀,孤峰玉玲珑。
虽疲子猷接,未悲阮径穷。
这首诗描绘了月波桥与梵音阁之间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飞桥挂西岭,遥与中弇通”,以“飞桥”开篇,形象地描绘出桥梁高悬于山岭之上,连接着远方的中弇之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明月组文波,万颖射鲛宫”两句,将月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织成了一幅精美的图案,同时,月光也照亮了深海中的鲛宫,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诸峰一十二,献巧争为雄”一句,诗人列举了十二座山峰,它们各显其妙,竞相展示雄伟的姿态。接下来,“奋肩若饥猊,垂首如渴虹”运用比喻,将山峰比作饥饿的狮子和渴望的彩虹,生动地展现了山峰的动态美和形态美。
“憔悴欲沈湘,飘飖独凌风”两句,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峰以情感,它们似乎在风中摇曳,既显得孤独又充满了生命力。“仰盼云间质,梵语错青红”则表达了诗人对天空中云彩的仰望,以及对梵音阁中传来的声音的聆听,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一柱锦突兀,孤峰玉玲珑”描绘了梵音阁前的一根柱子,以及一座孤峰的精致与独特,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虽疲子猷接,未悲阮径穷”则是诗人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即使在疲惫之时,也不忘欣赏美景,即使道路尽头,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
鱼戏一篙新浪满,鸟啼千步绿阴成。
虹腰隐隐松桥出,鹢首峨峨画舫行。
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饥人忽梦饭甑溢,梦中一饱百忧失。
只知梦饱本来空,未悟真饥定何物。
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
去年太岁空在酉,傍舍壶浆不容乞。
今年旱势复如此,岁晚何以黔吾突。
青天荡荡呼不闻,况欲稽首号泥佛。
瓮中蜥蜴尤可笑,跂跂脉脉何等秩。
阴阳有时雨有数,民是天民天自恤。
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
形容可似丧家狗,未肯聑耳争投骨。
倒冠落帻谢朋友,独与蚊雷共圭荜。
故人嗔我不开门,君视我门谁肯屈。
可怜明月如泼水,夜半清光翻我室。
风从南来非雨候,且为疲人洗蒸郁。
褰裳一和快哉谣,未暇饥寒念明日。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其一》【宋·苏轼】饥人忽梦饭甑溢,梦中一饱百忧失。只知梦饱本来空,未悟真饥定何物。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去年太岁空在酉,傍舍壶浆不容乞。今年旱势复如此,岁晚何以黔吾突。青天荡荡呼不闻,况欲稽首号泥佛。瓮中蜥蜴尤可笑,跂跂脉脉何等秩。阴阳有时雨有数,民是天民天自恤。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形容可似丧家狗,未肯聑耳争投骨。倒冠落帻谢朋友,独与蚊雷共圭荜。故人嗔我不开门,君视我门谁肯屈。可怜明月如泼水,夜半清光翻我室。风从南来非雨候,且为疲人洗蒸郁。褰裳一和快哉谣,未暇饥寒念明日。
https://shici.929r.com/shici/3UPJJM1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