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济源寒食·其三》
《济源寒食·其三》全文
唐 / 孟郊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

饥童饿马埽花喂,向晚饮溪三两杯。

(0)
注释
踏春:春天出游赏花。
没脚走:不停地走。
芳埃:芬芳的尘土(形容花香浓郁)。
饥童:饥饿的孩子。
饿马:饥饿的马。
埽花喂:扫花来喂食。
向晚:傍晚。
饮溪:在溪边饮水。
翻译
我一日踏春走过百回,每天都在花香中无尽漫步。
饥饿的孩子和马匹扫起花瓣充饥,傍晚时分,我们会在小溪边喝上两三杯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天的一日行程,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及对生活艰辛的无奈体验。

“一日踏春一百回”表明了诗人几乎步遍了所有可以欣赏到春天美景的地方,这个动作既是诗人对春天美好的一种追求,也反映出一种不愿错过任何美好时光的心态。春天的自然景象在这里被无限放大,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朝朝没脚走芳埃”则是一种夸张和比喻的手法,用来形容早晨行走于花间,踏着细腻的花瓣,没有留下脚印,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痴迷,也隐含着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饥童饿马埽花喂”这一句通过描写孩子和马匹在饥饿中寻找花草充饥,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对温暖时光的渴望。这里的“花喂”可能指的是野花或其他可食用的植物,这既是生存之需也是诗人情感寄托。

“向晚饮溪三两杯”则是在一天行走之后,诗人在傍晚时分,独自一人坐在溪边,举杯畅饮。这里的“三两杯”并非真实的酒量,而是一种放松心情、享受孤寂之美的写法。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内在世界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无限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生活的艰辛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作者介绍
孟郊

孟郊
朝代:唐   字:东野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生辰:751~814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猜你喜欢

送蒋宗谊推官之金华

北来南去几星霜,又见分符出帝乡。

三入越山身更远,重游京国梦难忘。

也知吏法兼诗老,未必才名与命妨。

台省秪今须俊杰,看骑骢马问豺狼。

(0)

武城道中夜闻作吴语而歌者仿佛竹枝遗响因为二章·其二

不奉君欢又一年,背人啼向落花前。

当初自爱侬如玉,今日如花更可怜。

(0)

南吏侍罗圭峰考满赴京至良乡以折臂乞归中批遽从之作此奉寄

咫尺论心恨未能,蓟门南望睇空凝。

忧时定复添华发,医国真应属折肱。

归喜冬檐支睡枕,行当霜路蹴层冰。

欲知诸老拳拳意,不减韩翁惜孔丞。

(0)

和答涪守张兼素·其二

春光容易落花轻,世路山河算几程。

芳草可怜诸老去,好风偏为故人清。

也知蝴蝶浑閒梦,却笑狝猴亦世情。

老子婆娑眠不著,五更寒极弊裘横。

(0)

吊崖

天王舟楫浮南海,大将旌旗仆北风。

义重君臣终死节,时来胡虏亦成功。

身为左衽皆刘豫,志复中原有谢公。

人众胜天非一日,西湖云掩鄂王宫。

(0)

晚酌示藏用诸友·其九

丹青不写武陵溪,只记桃花也著迷。

芳草独行山路僻,白云相送洞门低。

笑呼竹笠前头拜,交付诗囊右手提。

风月满山关不住,他时须用一丸泥。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