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魄当天晓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皓魄当天晓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此诗《中秋》由宋代诗人李朴所作,描绘了中秋之夜月圆如镜、云淡风轻的美景,以及诗人对团圆与理想的憧憬。
首句“皓魄当天晓镜升”,以“皓魄”比喻满月,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如同明亮的镜子般升起在天空之中,展现出中秋之夜月光皎洁、明亮的特点。接着“云间仙籁寂无声”,通过“仙籁”形容月夜的宁静,强调了中秋之夜的祥和与清静,仿佛连天上的仙乐也因这宁静而沉默。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中秋月的圆满与光辉,不仅照亮了整个天空,也照亮了诗人的心田,象征着团圆与和谐。这里“平分秋色”既指月亮将秋天的景色均匀地映照,也暗含了诗人对人间美好生活的向往。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运用了典故,借“狡兔”和“妖蟆”(即蟾蜍)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邪恶与不公的摒弃,希望世间纯净无瑕。同时,这两句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光明。
最后,“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理想,等待那一天,银河也能彻底清澈,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月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