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其二潇潇雨》
《踏莎行·其二潇潇雨》全文
宋 / 贺铸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鸦轧齐桡,□冬叠鼓。浮骖晚下金牛渚。

莫愁应自有愁时,篷窗今夜潇潇雨。杜若芳洲。

芙蓉别浦。依依艳笑逢迎处。

随潮风自石城来,潮回好寄人传语。

(0)
翻译
乌鸦嘈杂,冬日鼓声重叠。傍晚的马车驶向金牛渚。
莫愁或许也有忧愁的时候,今夜在篷窗听雨声潇潇,落在杜若盛开的洲上。
在芙蓉盛开的水边,她含笑依依,仿佛在迎接谁。
随着潮水从石城而来,待潮水退去,希望能有人传递我的话语。
注释
鸦轧:形容乌鸦叫声嘈杂。
齐桡:船只并排。
□冬:冬季的符号,此处可能缺失字。
叠鼓:连续不断的鼓声。
金牛渚:地名,可能指有金牛雕像的江边。
莫愁:古代美女名字,这里泛指女子。
篷窗:有蓬布的窗户,指船舱。
潇潇雨:形容雨声连绵不断。
杜若:一种香草。
芳洲:长满花草的水中小岛。
芙蓉别浦:芙蓉盛开的河岸。
依依:柔美、依恋的样子。
艳笑:美丽的笑容。
逢迎:迎接或迎合。
石城:古代地名,可能指南京附近的石头城。
潮回:潮水退去。
传语:传递消息或话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贺铸的《踏莎行·其二·潇潇雨》,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开篇“鸦轧齐桡,□冬叠鼓”以嘈杂的乌鸦叫声和冬日的鼓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沉寂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接着,“浮骖晚下金牛渚”写傍晚时分,马车在金牛渚边停歇,暗示着旅途的疲惫。

“莫愁应自有愁时,篷窗今夜潇潇雨”两句,通过“莫愁”这一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远方女子的思念之情,想象她在雨夜中可能也有着无尽的愁绪。接下来,“杜若芳洲。芙蓉别浦”描绘了杜若草香四溢的洲渚和盛开的芙蓉,象征着美好的景致,但又与词人的离愁形成对比。

“依依艳笑逢迎处”描绘了女子在岸边含情脉脉的笑容,仿佛在迎接词人,然而这只是词人的想象。最后,“随潮风自石城来,潮回好寄人传语”借潮水传达词人的深情,希望潮水能将他的思念带回给远方的人,表达了深深的牵挂。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雨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远方女子的深深思念和期待,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贺铸

贺铸
朝代:宋   字:方回   号:庆湖遗老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生辰:1052~1125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猜你喜欢

颂古四十五首·其二

是定出得不得,关捩初无多子。

文殊神通太过,罔明轻轻弹指。

(0)

偈颂三十六首·其二十三

鼓声咬破七条,只著偏衫去也。

老鼠满地走,拖取猫儿来。

(0)

偈颂三十六首·其十四

木女穿针山色秀,石人牵线海云生。

高茅座主赤双脚,直向毗卢顶上行。

(0)

颂古四十五首·其二十三

牙齿唇皮包不过,吾家密事俗人知。

首座出院未为过,长老罚油方合宜。

(0)

偈颂三十四首·其二十六

昨日一线短,今朝一线长。针眼里过,尺寸上量。

短长蓦劄断,巧绣出鸳鸯。

(0)

偈颂十二首·其六

晷运推移,日南长至。眼睛里放光,鼻孔里出气。

饱饭快活屙一堆,超过瞿昙亲授记。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