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下西风仙桂香,折花归去燕黄堂。
文如鸑鷟宁榛杞,质比璠玙合庙廊。
旅语两阶参币篚,歌登三阕间笙簧。
安阳昼锦从兹始,好荐南山第一觞。
白下西风仙桂香,折花归去燕黄堂。
文如鸑鷟宁榛杞,质比璠玙合庙廊。
旅语两阶参币篚,歌登三阕间笙簧。
安阳昼锦从兹始,好荐南山第一觞。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四燕诗为吴立斋司空赋(其一)鹿鸣燕》描绘了一幅秋日归乡的景象。"白下西风仙桂香"以白下(南京别称)的秋风和飘逸的桂花香气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高雅的氛围。"折花归去燕黄堂"则写诗人手折桂花,满载而归,回到装饰着黄色的厅堂,寓示着荣归故里的喜悦。
"文如鸑鷟宁榛杞"运用比喻,赞誉诗人的才情出众,如同凤凰般超群,远胜于普通的榛杞草木。"质比璠玙合庙廊"进一步赞美诗人的品质,说他的本质如同美玉般纯洁无瑕,适合在朝廷庙堂中占据重要位置。
"旅语两阶参币篚,歌登三阕间笙簧"描述了诗人与宾客们交谈的场景,礼物繁多,歌声悠扬,显示出宴会的热闹和主人的待客之诚。
最后两句"安阳昼锦从兹始,好荐南山第一觞"寓意深远,诗人期待在吴立斋司空的庇护下,如同衣锦还乡的古人,开始新的辉煌篇章,并提议举杯共饮南山之酒,庆祝这一美好时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才华的自信和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仕途成功的期盼。
麦田状不一,高下顿尔殊。
高可望饼饵,灾后口聊糊。
下者春即潦,根黄苗半枯。
哀哉㷀㷀民,食将近夺乎。
加赈至夏五,仓储嗟无馀。
博施古已难,况多蠹役徒。
岂如接青黄,各为足食谋。
见高固少慰,见下增忧吁。
慰不抵忧多,民艰纷跸涂。
荀吴伐鲜虞,钜鹿围其鼓。
或请以城叛,穆子拒弗许。
好恶苟弗愆,民皆知适所。
弗赏为失信,赏恶则何取。
欲城而迩奸,所丧多无补。
鼓人杀叛人,缮备更守禦。
围之又三月,请降仍致语。
民犹有食色,姑修而城拒。
食竭告力尽,取之方振旅。
不纳叛仍当,不抚降何处。
信如待食竭,菅命岂弗苦。
何云不戮一,谬托怠弗贾。
子鱼诮宋襄,致志鼓儳可。
设其爱二毛,则如服于楚。
比义可知非,何事丘明叙。
浮夸真定评,吾闻之韩愈。
一声凄其,数声哀怨,世间何物能忧。
惹褊情南阮,涕泪长流。
多少繁红嫩紫,悲咽处、叶落香收。
何况是、残灯夜雨,白发新秋。休休。
冯唐已老,有角吹残暑,雁语南楼。
怅迩来踪迹,又客皇州。
总是孤臣孽子,千载后、唧唧啾啾。
云窗内、閒吟閒写,与尔同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