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思寻常动,未如今断魂。
路岐经乱后,风雪少人村。
大泽鸣寒雁,千峰啼昼猿。
争教此时白,不上鬓须根。
客思寻常动,未如今断魂。
路岐经乱后,风雪少人村。
大泽鸣寒雁,千峰啼昼猿。
争教此时白,不上鬓须根。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旅途中的凄凉与孤寂。"客思寻常动,未如今断魂"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深切,远超过以往,但这种情感在当下却显得尤为痛苦,如同灵魂被剖析一般。"路岐经乱后,风雪少人村"则描绘了一幅战后的荒凉景象,道路曲折,经过战争的摧毁,风雪交加之中,乡村变得冷清且无人。
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大泽鸣寒雁,千峰啼昼猿"展现了自然界的声音——大泽里传来寒鸭的叫声,千山之中回荡着猿猴的啼叫,这些声音似乎在强调着旅人的孤独与悲凉。
最后两句"争教此时白,不上鬓须根"则是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时间飞逝,头发已白,却不肯爬到鬓角,表达了一种对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无奈与抗拒。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刻画,展示了一个旅人在寒冷、荒凉的环境中,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面对衰老的无力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