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其四》
《咏怀·其四》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素馨花发暗香飘,一朵斜簪近翠翘。

宝马未归新月上,绿杨影里倚红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优美的春夜景象。首句“素馨花发暗香飘”,以“素馨”这一清新淡雅的花卉作为切入点,不仅展现了花的美丽,更通过“暗香飘”三个字,巧妙地传达出花香在夜色中弥漫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

接着,“一朵斜簪近翠翘”一句,将画面聚焦于一位女子的形象上。她头戴一枝素馨花,姿态优雅,与周围的翠绿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自然和谐之美。这里的“翠翘”可能指的是女子头饰上的装饰物,与“素馨花”一起,共同构成了画面的视觉焦点。

“宝马未归新月上”则引入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物的动态。在新月初升之时,宝马尚未归来,暗示着主人公可能是在等待某人的归来,或是独自享受这宁静的夜晚。这一句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增加了情感的层次,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期待或思念之情。

最后,“绿杨影里倚红桥”将整个场景推向高潮。绿杨树的影子与红桥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鲜明的色彩对比,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浪漫与神秘的色彩。女子倚靠在红桥之上,与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仿佛成为了这幅画卷的一部分,让人不禁想象她此刻的心境,是沉思、等待还是沉浸在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春夜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通过人物的活动和情感的流露,赋予了画面更深的内涵,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为潘霞青写梅二首·其一

残山剩水几朝曛,酒力消时尚薄醺。

庚信单衣缘久客,广平流寓最思君。

疏灯孤照一庭雪,空涧斜飞数点云。

应是僧寮占清寂,戒香虽好不须薰。

(0)

题文玉徐君春游图照

君游廛市我邺园,寂处同心莫轾轩。

残月晓风思柳岸,黄鹂白酒话桃源。

昔年刁斗多调护,此日桑麻纵笑言。

矍铄地仙任游戏,醇醪呼取赌芳樽。

(0)

壬戌季冬,汪槐卿招李冰叔、郭尧卿、汪西林、吴素卿、宝见桥、周小堂、周莲舫集棣华山馆,祝苏文忠生日,余为补图和韵以纪事

寄居宛似漂沦叶,陈迹团团踏鸿雪。

眼明喜见笠屐图,为公上寿心快绝。

公昔磨蠍坐命宫,海外归来备摧折。

富贵真成春梦婆,赢得千秋名不灭。

灯前礼毕各展志,锋发妍谭如电掣。

欲作新诗恐公笑,退写画图辉眼缬。

坐中彼此皆倾盖,曾慕锦囊多玉屑。

鲈鱼膰肉共欢娱,颓倒玉山醉飘瞥。

今朝畅叙乐无涯,且附群公呈巷说。

试为即景拜苏图,执笔深宵寒似铁。

(0)

秋夕

瑟瑟凉飙动,梧桐月带愁。

虫声四壁暮,人影一庭秋。

弦管谁家院,琵琶何处舟。

深闺当此夕,脉脉望牵牛。

(0)

九月初六日寄怀刘石香二首·其一

记得相逢正麦秋,连宵话旧挹青楼。

与君别后诗千首,半属怀人半胜游。

(0)

一夜西风冷,江芦瑟瑟秋。

雪翻溪鹭失,月动浪花浮。

烟景迷前渡,疏枝拂钓舟。

只因怜岁晚,诗思满汀洲。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