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王六同宿》
《喜王六同宿》全文
唐 / 张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十八年来恨别离,唯同一宿咏新诗。

更相借问诗中语,共说如今胜旧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ángliùtóng宿
táng / zhāng

shíniánláihènbiéwéitóng宿yǒngxīnshī

gèngxiāngjièwènshīzhōnggòngshuōjīnshèngjiùshí

注释
十八年:指过去的很长时间。
恨别离:对分离的深深遗憾和痛苦。
唯同一宿:只有在夜晚同床共眠的时候。
咏新诗:吟诵新的诗歌。
更相借问:相互询问。
诗中语:诗里的内容。
共说:一起谈论。
如今:现在。
胜旧时:超过过去。
翻译
十八年来我们饱受离别之苦,只在同床共枕时吟咏新的诗篇。
互相询问诗中的词句,共同谈论现在的生活比过去更加美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名为《喜王六同宿》。从这短短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十八年来恨别离”,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时间的分离所带来的深深遗憾,这种离愁积淀已久,直到现在仍然历历在心。这里的“十八年”并不一定是实指,而是一种夸张手法,用来形容时间的漫长和离别之痛。

“唯同一宿咏新诗”,则转而描写了诗人与友人重逢时的情景。他们在一起度过的一个夜晚,不仅弥补了过去的分离,更在文学创作上达到了新的境界。这不仅是对友情的一种庆祝,也是对文学灵感的一种歌颂。

“更相借问诗中语”,这两句表明了诗人与王六之间不仅是在共度时光,更是在精神和文化上的交流与沟通。他们通过讨论诗歌,分享彼此的见解和情感,这种对话不只是语言上的交换,而是心灵深处的相互触动。

“共说如今胜旧时”,这句话则透露出一种超越的乐观态度。诗人认为现在的生活状态、文学创作乃至友谊,都比过去更加美好。这不仅是对现实的一种肯定,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情和文学创作的歌咏,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跨越悲欢的精神追求。它告诉我们,即使在长久的离别之后,真挚的情谊依然能够在短暂的相聚中得到升华,而这种升华又能激发出更加精彩的文学创作。这是诗人对生命和艺术的深刻理解,也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美好寄托。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
朝代:唐   字:文昌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生辰:约767~约830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猜你喜欢

催雪.珍珠兰

筼节缘枝,棕丝缀叶,小蕊不争浓艳。

为檀枕平分,钿钗一半。

谁载楚江轻桨,但故国、情多长悽惋。

雕笼密认,翠禽红爪,也输纤软。深院。残暑换。

每闻处隔帘,倦时遗簟。还付与朝朝,画眉同剪。

最恨霜风骤紧,剩绣被、馀熏添秋怨。

问甚日、花影药栏,几簇淡鹅重染。

(0)

天香.龙涎香

沫溅沉沙,吟翻乱窟,鲛人迸泪相并。

暗魄潮平,峭帆风落,捣取露花成饼。

金凫比翅,强唤得、深帏睡醒。

缕缕横波透也,疑他午窗先暝。

屏山袅时未定,做鹅溪、树梢云影。

还傍鬓鸦添腻,画眉人省。

雨后香分玉乳,忆小阁、茶铛沸初静。

别久篝衣,莫教乍冷。

(0)

减字木兰花.洪光寺柏径

峰盘十八。翠盖阴连苔磴滑。人影西东。

杖底香云木末钟。绣幢斜矗。初日高林红未足。

倚定层栏。圆殿无尘佛火寒。

(0)

清平乐.玉泉山寺

石桥烟树。几道风泉注。湿尽春沙愁马度。

山路原来无雨。夕阳一片香台,小亭东有门开。

纵使昏鸦百过,何妨倚杖徘徊。

(0)

洛阳春·其二寒日饮胜力寓斋,九来、电发、惟夏同用欧韵

空阶屐响添吴语。水沉烟重炷。

邻家挝鼓逼残年,点点催花雨。寒云细擘霜天絮。

正书空情绪。平安记写雁飞边,曾衔过、江干否。

(0)

貂裘换酒·其二曹实庵用前韵见怀有答

为客心长醉。感瑶华、飞来天末,报之木李。

燕市清明如梦寐,人语衣香沙际。

谁解惜、闲踪萍寄。

丁卯乌丝今代好,记骊歌、次第乔汪辈。

黯然别,暂时喜。蛮花僰草三荣悴。

笑蹉跎、灌园人远,桔槔空敝。

中岁行藏须定着,痼疾烟霞难已。

判便作、樵夫渔子。

定续吾家盘谷隐,有未荒、松径邻长水。

书再到,客归矣。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