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林瓦枕,竹閒铺、一室虚无长物。
滋味回唇真似腊,万事转头一抹。
廿载风尘,半生跋涉,赢得头如雪。
从头细数,等閒难遇豪杰。
呼儿坼火煎茶,檐前窗外,静听松声发。
堪叹别离诸好友,南岳匡庐隔绝。
解带祝融,支筇五老,踏断千崖发。
暮年何日,洞庭再醉秋月。
柴林瓦枕,竹閒铺、一室虚无长物。
滋味回唇真似腊,万事转头一抹。
廿载风尘,半生跋涉,赢得头如雪。
从头细数,等閒难遇豪杰。
呼儿坼火煎茶,檐前窗外,静听松声发。
堪叹别离诸好友,南岳匡庐隔绝。
解带祝融,支筇五老,踏断千崖发。
暮年何日,洞庭再醉秋月。
这首《百字令·寄怀楚中诸子》由清代和尚呆翁创作,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柴林瓦枕,竹閒铺、一室虚无长物。”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简朴而宁静的生活场景,柴木为床,瓦片为枕,竹林间铺展着一片空旷,室内没有多余之物,简洁而淡泊,展现出诗人对物质生活极简主义的追求和内心世界的纯净。
“滋味回唇真似腊,万事转头一抹。”诗人通过味觉的比喻,将生活的滋味比作腊肉,既鲜美又耐人寻味,同时又暗示了世事如梦,转瞬即逝。这种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智慧。
“廿载风尘,半生跋涉,赢得头如雪。”这几句描述了诗人历经二十年的风尘仆仆,半生的奔波劳碌,最终换来了满头白发。岁月的沧桑与人生的艰辛在这一句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从头细数,等閒难遇豪杰。”诗人开始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感叹在众多平凡的日子里,难得遇到真正的英雄豪杰。这不仅是对过去岁月的感慨,也是对真正友谊的珍视。
“呼儿坼火煎茶,檐前窗外,静听松声发。”诗人邀请孩子点燃炉火,煮上一壶茶,在檐下窗前,静静地聆听松涛的声音。这一幕温馨而宁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平和。
“堪叹别离诸好友,南岳匡庐隔绝。”诗人叹息于与好友的分别,南岳与匡庐相隔,难以相聚。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相聚时光的渴望。
“解带祝融,支筇五老,踏断千崖发。”诗人想象自己解开衣带,拄着拐杖,穿越千山万水,前往祝融峰和五老峰,展现了对自由与探险精神的向往。
“暮年何日,洞庭再醉秋月。”最后,诗人展望未来,期待在晚年时能再次与友人在洞庭湖畔共饮,共享秋月之美。这不仅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是对友情永恒的寄托。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生活点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矫矫鸾凤姿,翩翩出蓬海。
吐卷嗟已尘,衔甲今安在。
姬坛久零落,孔室沉光彩。
振翮时一鸣,人文朗千载。
缅邈闽峤东,潇洒辞鸳鸿。
而我咏苞栩,骋望愁烟空。
蒹葭下玉露,橘柚摇金风。
因之感摇落,征心夜冲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