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帘明黛飐微波,纤骨珊珊称薄罗。
受得月光含得露,他年谁谅苦心多?
隔帘明黛飐微波,纤骨珊珊称薄罗。
受得月光含得露,他年谁谅苦心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夏日荷花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荷花的形态与气质刻画得淋漓尽致。首句“隔帘明黛飐微波”,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仿佛是隔帘而见的一抹黛色在水面上轻舞,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美感。
接着,“纤骨珊珊称薄罗”一句,进一步展现了荷花的娇嫩与高雅。这里的“纤骨”指的是荷花的茎干,诗人将其比作轻柔的薄罗,形象地表现了荷花茎干的细长和轻盈,同时也暗示了荷花的坚韧与不屈。
“受得月光含得露”,则将荷花的生长环境与特质巧妙结合,月光与露珠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也寓意着荷花在自然界的滋养下,能够承受风雨,吸取精华,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最后一句“他年谁谅苦心多?”则表达了对荷花深沉的情感与思考。诗人通过询问“他年”谁能理解荷花背后的“苦心”,既是对荷花坚韧品质的赞美,也是对生命中不易被外界理解的坚持与努力的一种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荷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天公何见戏,凡事每相乖。
应知今夜秋半,故□放云霾。
不遣姮娥窥户,空使骚人赏客,尊俎预安排。
无复弄清影,只自黯愁怀。下帘栊,收绮席,罢金钗。
谁能为我,叩广寒玉殿令开。
待得良辰美景,却遇凄风苦雨,好事实难谐。
高卧清无梦,檐溜滴空阶。
尘拂风生,熏炉烟袅,剧谈天上人间。
冯夷击鼓,白凤舞昆山。
惊倒五陵年少,听三老、□角鸣湍。
江南好,梅前菊后,天气带微寒。
客来虽话别,重歌旧曲,不是阳关。
笑闲云似我,时去时还。
最喜烽烟尽息,青天净、一镜团团。
重来也,寻盟鸥鹭,访竹问平安。
怪夜来南极,祥光炯炯中天。
恰先借新春,暂留残腊,为庆稀年。
弟兄垂垂白发,愿年年辉映棣楼前。
尊酒光摇□旭,炉熏细袅轻烟。诗书一脉继青毡。
五世喜家传。忆京□横经,天台振铎,往事悠然。
回头十年如梦,看园花灼灼几春妍。
争似苍苍松柏,岁寒同保贞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