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池头万岁峰,波光回合翠重重。
神人驱石开三岛,天子乘春驻六龙。
紫殿虚无馀御气,碧云迢递忆仙踪。
玉凫黄鹄无消息,长听趋朝午夜钟。
太液池头万岁峰,波光回合翠重重。
神人驱石开三岛,天子乘春驻六龙。
紫殿虚无馀御气,碧云迢递忆仙踪。
玉凫黄鹄无消息,长听趋朝午夜钟。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春兴八首(其三)》描绘了太液池畔的壮丽景象和皇家气象。首句“太液池头万岁峰”点出地点与主题,万岁峰显出皇家尊崇之意。接着,“波光回合翠重重”通过碧波荡漾、峰峦叠翠,展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
“神人驱石开三岛”运用神话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暗示皇权的威严和超凡力量。“天子乘春驻六龙”进一步强调了皇帝在春日出游的盛况,以龙喻指皇家仪仗,彰显皇家气派。
“紫殿虚无馀御气”描绘了宫殿空旷,仿佛还残留着帝王的气息,体现了皇家的庄重与威严。“碧云迢递忆仙踪”则借碧云飘渺,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仙人的追忆,流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的隐逸之情。
最后两句“玉凫黄鹄无消息,长听趋朝午夜钟”以玉凫黄鹄的消失和午夜的钟声,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遥想,以及对朝政的关注,暗含了对盛世背后的沉思和对现实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有皇家园林的壮丽景色,又有诗人对皇权与仙境的想象,以及对时局的微妙感触,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深沉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